日前,國開聯研究中心發布全國產業鏈經濟政策洞察月刊——《產業鏈》2025年06月刊,研判全國產業鏈經濟風向。
一、科技金融:債券市場創新激活硬科技融資
1、政策引擎:5月科技創新債券密集落地,明確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創投機構三類主體發行資格,配套創設風險分擔工具降低融資成本。央行再貸款資金支持疊加地方政府增信,形成“財政+金融”協同機制。
2、市場爆發力:政策出臺僅18天,科技創新債券發行量突破3229.1億元,覆蓋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硬科技領域。北交所科技企業IPO周期壓縮至8個月,估值修復達35%,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速(18.7%)超整體投資12.5個百分點。
3、關注焦點:
- 硬科技債券市場:聚焦10年期以上長周期融資工具,覆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36.8%)、生物醫藥等卡脖子領域;
- 創投債擴容:民營創投機構首單債券落地,私募基金獲準參與科技企業重組,并購溢價空間達45%。
債市“科技板”從融資通道升級為價值發現平臺,下半年需關注技術轉化周期風險(約28%企業未達產業化閾值)。
二、數智供應鏈:政策驅動萬億級產業重構
1、核心政策:八部門《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計劃》鎖定農業、制造、批發零售、物流五大領域,要求2030年培育100家領軍企業,工業互聯網滲透率目標45%。
2、效能革命:
- 智能工廠爆發:政策要求2025年建成700家5G全連接工廠,工業機器人4月產量激增58.3%,頭部企業庫存周轉效率提升22-28%;
- 跨境物流升級:貿港航一體化推動中東訂單增長45%,智能立體倉庫、無人配送車降低物流成本19%。
3、落地場景:
- 制造業智能調度:汽車/電子行業自動化改造需求激增(廣東“璀璨行動”投入超百億);
- 農產品溯源體系:前置倉+即時配送模式破解“最先一公里”痛點。
三、綠色制造:雙碳目標催生技術革命臨界點
1、強制指標:《制造業綠色低碳行動方案》設定2027年工業碳效提升30%,單位能耗下降18%,配套建立數字化能碳管理中心。
2、成本突破與市場放量:
- 綠氫規模化:光伏制氫成本降至18元/kg(逼近煤制氫臨界點),電解槽市場規模將破200億元;
- 動力電池循環:回收利用率突破92%,4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增41.2%,新型儲能裝機量Q1新增21.3GW。
3、技術迭代方向:
- 零碳工廠EPC:鋼鐵/化工行業技改投資增7.2%,訂單額同比增170%;
- 液流電池儲能:在新型儲能中占比突破15%,替代鋰電趨勢加速。
四、低空經濟:政策與產業鏈雙輪驅動
1、制度破冰:真高300米以下空域開放,15城共建低空經濟生態圈,2025年目標打造100個示范項目。
2、產業鏈驗證:
- 應用場景爆發:合肥物流無人機單機日均配送量破2000單,應急救援、醫療救護等公共服務需求激增;
- 制造端優勢:eVTOL與新能源車產業鏈重疊度達75%,動力電池、電機企業全面切入。
3、瓶頸與突破:
- 電池技術攻堅:續航能力制約商業化,固態電池研發提速;
- 適航標準重構:民航局推動直升機、無人機審定模式革新,適航取證周期縮短50%。
五、銀發經濟:內需激活的核心增量市場
1、政策杠桿:城市更新年度投資1.2萬億元,適老化改造最高補貼500萬元/項目,4月家電以舊換新銷售額增153%。
2、結構性機會:
- 智慧養老:產業規模8.5萬億元,適老化智能設備滲透率不足8%,社區嵌入式養老床位缺口420萬張;
- 縣域消費:中央財政667億元補助下沉市場,縣域物流成本降19%,銀發旅游專列開啟千億級市場。
附:2025年05月,全國產業鏈經濟政策清單(宏觀趨勢層面)
05/0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指出:推動城市開發建設轉型,提升人居與經濟質量。到2030年實現城市更新機制完善、安全基礎牢固、業態豐富;重點加強既有建筑改造、老舊小區整治、文化遺產保護等
05/14,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健全資源環境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的意見》指出:建立資源環境要素高效配置機制。推進碳排放權、用水權、排污權交易;2027年前完善配額分配制度,健全價格機制與市場監管
05/26,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2024年9月制定,2025年5月發布)指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企業治理體系。明確黨組織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強化職工民主管理,優化國資監管與激勵機制
05/26,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意見》指出:構建中國特色企業治理體系。明確黨組織法定地位;強化職工民主管理;優化國資監管與激勵機制
05/30,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條例》指出:強化生態環境監管長效機制。建立中央與地方兩級督察體系;將“雙碳”目標納入督察重點
05/07,央行、證監會發布:《關于支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有關事宜的公告》指出:拓寬科創企業融資渠道。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發行長期限債券;納入金融機構服務評估體系
05/07,科技部等7部門發布:《加快構建科技金融體制有力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若干政策舉措》指出:構建科技金融協同機制。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推出15項舉措強化科創企業金融支持
05/15,國家能源局發布:《國家能源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電力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提升電力系統韌性。健全應急組織指揮體系;加強監測預警與風險管控;推進應急科技創新
05/15,中國人民銀行等6部門發布:《關于規范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通知》指出:規范供應鏈金融服務中小企業。約束商業銀行、核心企業、信息服務機構行為;防范虛構交易和資金挪用風險(6月15日實施)
05/16,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指出:深化上市公司并購改革。首次建立簡易審核程序;調整發行股份監管要求;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掛鉤”安排
05/20,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指出:保障民營經濟平等發展。明確公平競爭原則;規范投融資促進、科技創新支持;建立權益保護機制
05/20,金融監管總局等8部門發布:《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若干措施》指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23項措施:建立融資協調機制、支持北交所上市、清理隱形費用、試點明示綜合成本
05/21,商務部發布:《深化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改革創新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指出:提升國家級經開區開放能級。支持布局重大科創平臺;優先納入外資重點項目清單;探索離岸創新基地
05/23,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發布:《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指出:強化制造業綠色轉型。推廣綠色技術應用;傳統產業深度改造;新興產業高起點綠色發展
05/27,商務部等8部門發布:《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指出:推動供應鏈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聚焦農業、制造業、批發零售等5大領域“一業一策”;建設數智平臺,降低物流成本
05/27,工信部、發改委、國家數據局發布:《電子信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指出:加速電子信息產業數字化升級。推進18項任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強化AI賦能、加快產品智能化升級
05/29,工信部等9部門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出:培育科技服務生態。壯大服務主體、建設人才隊伍、推動集聚發展;發展一體化技術市場
關于 國開聯《產業鏈》月刊
月刊——《產業鏈》是由國開聯研究中心產業鏈咨詢團隊開發出品的全國產業鏈經濟發展洞察類期刊,于每月上旬發布,旨在梳理上個月國家和各地在“產業鏈經濟”領域的戰略部署和行動路線,以幫助讀者更好的理解、實踐“產業鏈經濟”布局。
關于 國開聯產業鏈經濟政策監測服務
國開聯“產業鏈經濟政策監測”服務重點由兩部分構成,一是標準化服務,即“全國產業鏈經濟政策監測月刊”;二是定制化服務,即分地區、分領域、分機構的專項政策監測服務。
關于 國開聯研究中心
國開聯研究中心是一家綜合性的咨詢服務機構,業務涵蓋“產業鏈咨詢、可持續發展、定制培訓課”三大版塊,專注于產業規劃、園區規劃、招商圖譜、營商環境、可持續發展(ESG & 碳中和)、大數據等領域的研究、咨詢和培訓服務。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連續獲得客戶信賴與委托。
官網:www.24562.cn
關注 國開聯微信公眾號 了解更多
聯系我們: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圖譜(招商地圖)系列
2025.06.12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