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建健康管理中心、籌建醫療中心到與海外醫院進行戰略合作、從牽手傳統醫院到布局移動醫療平臺,搶占并打通醫療健康服務產業鏈的每一公里,正在成為包括保險公司在內的各路資本的“新動向”。
繼中國平安、新華保險、泰康人壽紛紛布局醫療健康領域后,一家大型保險集團公司正在規劃通過創新合作形式牽手醫院,借此進入醫療健康產業。這只是保險公司布局醫療健康產業諸多嘗試的冰山一角,而中國太保、合眾人壽、華夏保險等更多保險公司也在摩拳擦掌。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和城鎮化建設的深入推進,居民的養老、健康需求日益凸顯。8月13日公布的“新國十條”勾勒出的行業發展新藍圖中提到,至2020年,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內生產總值)將達到5%,保險密度(保費收入/總人口)將達到3500元/人。而養老和健康成為未來撬動保險需求的兩大重要支點。
養、醫難分家,保險公司介入養老、健康、醫療領域,將大大延伸保險公司的產業鏈,利于整合資源,并反哺保險主業。但針對健康醫療產業的投資進度及其收益,與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進程息息相關,也因此增加了很多保險業自身難以駕馭的力量難以回避。
平安一款在線問診類健康醫療APP低調上線,介入今年以來持續升溫的移動醫療市場;與此同時,在深圳位于福田區政府物業路燈大廈處,中國平安參與籌建的名醫醫療中心正在籌備中,這是深圳面向全社會開放醫療市場,引進社會資本舉辦高端醫療的“三名工程”之一。
平安集團目前已與3000多家聯盟醫院、體檢中心、國外健康監測機構等達成合作協議,共同研發健康管理系統。曾在龍崗醫院建設中鎩羽而歸的平安正在卷土重來。在平安“醫食住行玩”五大門戶戰略中,“醫”被放在了首位。關于平安在醫療健康方面的布局策略仍難窺全貌。不過,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上可以看出,與核心業務相關的醫藥健康市場是平安保險的焦點,進而構建屬于自己的健康產業鏈。
過去幾個月以來,保、醫跨行業“聯姻”和合作的消息頻頻爆出,保險資本參與醫療健康領域開始呈現潮涌之勢。確定了“醫養融合”戰略的泰康人壽,圍繞其“三甲醫院臨床診療+社區配建二級康復醫院+CCRC持續關愛養老社區”的三層次醫養服務體系,泰康人壽與霍普金斯等全球頂級醫院建立綠色轉診通道,牽手掛號網推出“醫者無憂”保障計劃,大舉布局養老社區之時也在大手筆搶占健康服務資源。
正在建設養老社區的太平洋保險養老產業投資管理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鄭韞瑜表示,公司已經醞釀在西南地區建立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基地,為太保養老院定點輸送專業醫護人員,未來不排除會以特許經營等方式與醫院展開合作。
泰康人壽董事長陳東升在粵園體驗館揭幕儀式上透露:“我們在做養老社區的過程中發現,養老和醫療是分不開的。老年人醫療支出在整體醫療中占比越來越高,小部分的老年人口占據了大部分的醫療資源和醫療費用支出。所以當前我們正在全面進軍醫療產業。醫療產業有制藥、醫療器械和醫療服務三大塊。泰康作為人壽保險公司,我們更多側重醫療保險、實體醫院和健康服務這三個領域。”
作為銀行系保險公司的交銀康聯人壽也在近期和移動健康醫療平臺“健康微能量”展開戰略合作,在原有的移動健康管理平臺上增加了預約、分診咨詢、推薦醫院和醫療專家等服務。
交銀康聯人壽總裁張宏良認為,中國下一個十年改革的制度紅利,很大程度上會在公共事業上。公司未來的競爭力取決于對趨勢的把握,參與健康和養老產業更多是戰略考量。他說,下一步,交銀康聯擬探索以股權投資的方式聯合專業機構成立養老健康服務公司。
華夏保險董事長李飛也公開表示,未來公司將積極把握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歷史機遇和保險“新國十條”的政策機遇,調整公司發展戰略,深耕健康養老產業鏈。公司計劃籌建健康險、養老險專業公司。未來,兩個專業公司將聚焦健康養老服務業與公司業務的融合,將健康養老產業列入重點投資領域,加大健康養老產業投資的比重,將投資方向集中于養老健康社區、醫院、健康中心、生物醫藥、高端醫療設備生產等。
從保險業內的小步創新,到行業外的大手筆資本合作布局健康服務產業鏈。健康險相關業務正在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吹起這陣投資春風的,是醫療改革進程的加速和養老、健康在國計民生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2013年9月以后下發的《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40號,下稱“40號文”)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29號,下稱保險“新國十條”)意義重大。
根據“40號文”制定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到8萬億元以上。“40號文”還明確提出發展多樣化健康保險服務,建立商業保險公司與醫療、體檢、護理等機構合作的機制,加強對醫療行為的監督和對醫療費用的控制,促進醫療服務行為規范化。
保險“新國十條”則進一步闡述,支持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投資養老服務產業,促進保險服務業與養老服務業融合發展。支持保險機構參與健康服務業產業鏈整合,探索運用股權投資、戰略合作等方式,設立醫療機構和參與公立醫院改制。
以前有的公司在探索,有的公司在關注,去年下半年健康服務發展的大方向性明確后,一些具體政策也開始明確。所以就不難理解保險公司紛紛將目光轉移到養老產業和健康產業。
保險新國十條鼓勵做大養老和健康保險,商業保險將來會成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柱,從保險行業的角度來說,就是要將保險的業務價值鏈和整個國家的養老,特別是健康產業結合在一起。從2006年開始就認識到商業健康保險發展必須和健康管理、健康文化結合在一起。在健康保險經營過程中,必須要依賴上下游的產業鏈,如果沒有產業鏈的支持,孤立的經營健康保險公司非常困難。
根據保監會公布數據,截至2014年9月,我國健康險保費收入1260.36億元,較2013年同期增長46.97%,不僅增速達到5年來新高,且遠高于其他險種。行業健康險保費收入在人身險保費中的占比從年初的7.29%升至11.9%。
目前來看,保險公司布局健康醫療產業鏈主要有三大路徑。第一條路徑是與醫療機構或者健康服務機構開展戰略合作,也是最常見的模式。第二條路徑包括自建醫院、參股醫院或與醫院簽約特許經營。這一模式由于國內醫療資源尚未完全放開,尚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第三條路徑則是布局移動醫療平臺,這也是目前最熱門的話題之一。艾媒咨詢公布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17年底,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突破百億。迄今,百度、騰訊、阿里等均在大手筆投入其中。
在健康保險經營過程中,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控制過度醫療風險。如果沒有有效的措施,保險經營風險難以控制,保險公司就會出現做得越多虧得越多的情況。
目前保險公司與合作醫院常態溝通主要是通過派駐駐院代表的方式,這種方式可以達到擴面的目的,但并不能有效控制過度醫療風險。核心的問題在于,在目前公立醫院管理體制和掌握強勢話語權的大背景下,商業健康險因規模尚不足以影響市場,保險公司很難參與核心管理。相較來說,社保資金由于覆蓋面足夠廣,尚能一定程度上推進對過度醫療風險的管控。
保險公司如果能通過控股、參股等方式與醫院結合在一起,或能與醫院簽約特許經營,是一件值得嘗試的事情。以前醫改方向不明確,現在方向明確后,后續具體政策值得期待。相對于與三甲醫院直接合作,通過移動健康平臺這個橋梁,保險公司可以以最小的資金、更快的速度完成“客戶——保險公司——醫院資源”的對接。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大背景下,這種模式受到多家機構關注。
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對任何行業都會形成很大的沖擊,肯定是值得關注和投入的領域。問題在于到底如何去做,如何將其和商業保險更加緊密結合在一起。
保險公司積極布局健康服務產業鏈條的背后,仍難免盲人摸象、運營模式尚不清晰的尷尬。一方面,醫療健康服務業專業性很強,且大型醫院門檻高,控股或參股一兩家大型醫院所需資金可能動輒數億甚至數十億元;另一方面,國內保險公司并沒有經營大型醫院或者醫療中心的經驗,盈利模式不清。即便對一兩家醫院實現成功運營,保險公司還面臨一個難題,如何解決對公司客戶全面覆蓋的問題。
自建醫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如果保險公司在核心城市有一家醫院給客戶提供專業服務,可以示范效應。如果這樣保險公司控股的醫院數量較多,還可以形成醫療網絡,例如客戶到網絡內醫院就醫賠付90%-95%,在網絡之外的醫院就醫可能賠付80%-85%,從而一定程度上引導客戶到網絡醫院就診,對提供增值服務和控制醫療風險均有好處。保險公司有能力參股投資建立醫院的話,值得嘗試和鼓勵。目前我國醫療資源有限,保險資金參與創建醫院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整體醫療服務能力,另一方面本身也是贏利點。
移動醫療平臺雖然主打輕資產、快速布局,但移動醫療為例尚在初級發展階段,目前多是進行健康教育、咨詢、點評、掛號預約、導醫等一般性業務,還很難進入到真正的后期診斷、治療等核心領域。
其次,目前我國醫療保健類APP產品已達2000多種,但大部分用戶活躍度不高。移動醫療平臺最終是否能夠發展成為健康服務產業鏈上的“關鍵先生”,打通產業鏈上下游?眾多APP中誰將會勝者為王?這些問題對于投資方和合作方來說都意義重大。而保險公司如何通過一個并不成熟的互聯網事物嫁接保險營銷需求、增加客戶體驗,并在市場競爭中搶占先機,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保險公司參與健康服務業的熱情應該鼓勵。但如何成功參與健康服務產業,中國尚無可借鑒的模式,只有邊摸索邊創新,而創新本身就是試錯的過程。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