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概念與醫療相結合,移動醫療步入黃金發展期,發展潛力巨大。然而,移動醫療的商業化道路仍很漫長。
投資火熱背后的隱憂
當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風潮涌動,創新創業活動異彩紛呈。要說近年來最受資本青睞的行業,移動醫療絕對可以躋身前列。2015年醫療領域融資總金額約157.5億元,而時下最火的VR行業獲得的投資總額不過10億元。移動醫療投資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近年來在這一領域,不僅有春雨醫生、杏樹林等“先鋒”駐守,還有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中國互聯網巨頭前來助陣。近日京東也與桃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積極加入這一陣營。
而在投資人和互聯網巨頭紛紛看好移動醫療的同時,移動醫療使用頻率、利用率低,變現難的聲音卻是不絕于耳。移動醫療究竟該何去何從?
服務閉環尚未形成
經歷了融資一輪高過一輪的盛況之后,移動醫療行業想要真正發展起來卻面臨著一些隱憂。
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家互聯網醫療公司獲得高額的現金收入,也沒有一家互聯網醫療公司探索出了一個可以實現爆發式發展的商業模式。變現難已經成為移動醫療行業面臨的一大困境,即使是人們平日熟知的幾個大型的移動醫療平臺,也很少有完成變現計劃的。
目前移動醫療大部分是基于互聯網技術和醫院信息化基礎開展業務的,尚屬于發展階段的早期。移動醫療的發展受制于醫療行業的“三高”:專業度高、壟斷度高和政策風險高。因此,屬于互聯網和醫學跨界融合的移動醫療目前運營難度非常大,單純依靠互聯網的運營很難完成醫療服務的閉環。
由于前端咨詢服務較為容易切入,所以現在很多醫療平臺主要以前端咨詢服務為主。鑒于從每個用戶那里獲得的收入太低,后續的檢查、抓藥、手術、住院等需要付出大價錢的項目都無法介入盈利。
移動醫療必須要依靠線下的實體作為支撐。移動醫療項目必須要在涉及的環節中產生價值才能被認可,才會有人愿意買單,移動醫療企業需要不斷完善針對自身定位的服務,只有得到用戶認可后,才能具有長期的盈利能力,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移動醫療的商業化道路還很漫長。但目前大部分存活下來的移動醫療企業已經從兩年前依靠補貼、活動去搶占醫生資源、醫院資源的白熱化競爭中冷靜下來,開始去思考如何打磨服務,如何深度與醫療體系對接,這是一個非常樂觀的發展勢態。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大部分移動醫療企業在“醫療移不動”的困境中開始謀求轉型。他們往往會結合國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意見等政策去挖掘業務的深度,結合國家政策深度融合院內服務以及與醫療機構、政府一道利用互聯網技術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例如阿里健康、好大夫、微醫、尋醫問藥等都在不斷地探索與政府間的合作,打造家庭醫生服務、互聯網醫院服務等;丁香園開啟了線下醫療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還有部分移動醫療企業則從疾病治療轉為健康管理服務。
商業模式上,移動醫療企業也在進行積極探索。目前移動醫療企業正在積極探索醫藥變現、保險變現、線下變現和未來預期的數據變現等商業模式。
在各種變現模式的探索下,保險公司、智能硬件和醫藥電商、醫療企業間合作不斷深入,產業鏈日益完善。與此同時,移動醫療行業也呈現出新趨勢。垂直細分領域備受移動醫療企業關注,在原有的問診、掛號的功能基礎上,分領域成為行業發展的又一特征,慢病管理、海外醫療等方面的試水不斷得到市場認可;同時服務基層醫療需求,協助政府建立家庭醫生等服務體系也成為一個新方向。
四大領域蘊藏大機遇
雖然整個移動醫療行業已經在積極突圍,試圖走出困境,但短期內移動醫療端“燒錢”模式還將持續。
移動醫療目前在國內的發展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我國移動醫療行業的發展有其特殊性,由于與國外醫療體制環境的不同,我國移動醫療在發展初級階段缺少借鑒模式及案例,行業的發展面臨著來自于用戶的認知、政策的限制、服務低頻、院內融合等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客觀問題。同時,由于醫療資源的稀缺性,企業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產品模式同質化嚴重、數據虛假等主觀問題。在經歷了這幾年的白熱化競爭后,部分公司因為方向不明、資金短缺等問題面臨著倒閉,這些都是移動醫療目前發展的問題所在。
移動醫療還沒有形成顛覆醫療行業的力量,這是因為醫療行業的核心資源還掌握在傳統醫療行業中,移動醫療目前的角色還只是傳統醫療的配套和服務機構,主要在做的內容還是診前、診后的院外服務內容;而且移動醫療目前主要支付方式還是個人支付,在社會醫療保險層面尚未開放,對于社會資源參與的醫療系統開放程度不高,移動醫療面臨的政策不確定性大。另外,醫療行業發展的公益性也決定了其發展需要較長時間的社會接受過程。
盡管困難重重,但移動醫療仍然被認為是醫療行業活躍度較高和變現潛力巨大的領域。2015年我國移動醫療市場達到近50億元的規模,這表明移動醫療行業具有巨大的成長空間。未來3年,移動醫療將會出現較大增幅,預計2016年增長速度將達到100%以上。2018年,移動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300余億元。
那么,移動醫療未來的發展機遇在哪里?國開聯認為主要集中于四個領域:一是順應國家分級診療戰略的基層分級診療。基層是分級診療的重要部分,目標是基層的門診量要達到全國門診量的65%以上,但目前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普遍較低,亟待解決問題較多,移動醫療可從中尋找機會。二是遠程醫療。移動醫療可利用其技術優勢來緩解基層醫療機構優質醫療資源不足的現狀。三是門診和醫保控費。例如北京市門診醫保資金份額越來越大,如果移動醫療可幫助政府降低門診基金的支出,也是很好的機會。四是大數據。利用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實現醫療大數據的應用。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