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打造風電產業之都三年行動方案》
全文及解讀
2020年6月
政策解讀:
2020年5月29日,市政府辦印發《南通市打造風電產業之都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通政辦發〔2020〕49號),明確我市打造風電產業之都的相關工作。
一、我市發展風電產業的優勢是什么?
從風電資源看,南通擁有廣闊的陸海域面積,地質穩定、出海便利、海床平坦、風能集中,適宜風電產業的發展。從產業體系看,全市已形成風電開發運營、施工運維、整機和配套設備制造以及技術研發、物流運輸、海洋保護等完整的產業體系。從承載平臺看,如東國家火炬海上風電特色產業基地以及通州灣示范區裝備工業園、啟東船舶海工工業園、海安裝備制造產業園等多個專業化產業園區具備承載風電項目的良好條件。從風電母港看,如東小洋口全國首個風電母港核心功能區已打造完成。
二、我市發展風電產業的三年目標是什么?
圍繞三基地三中心建設,將南通打造成為風電產業之都,形成千億級風電產業集群。2020-2021年著力引進風電產業鏈項目,累計裝機容量突破700萬千瓦,全年風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2022年聚焦遠海風電規劃和示范項目,形成較為完善的風電產業體系和產業創新體系,全年風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200億元。
三、我市發展風電產業有哪些重點工作?
一是加快裝備配套產業集聚,引導本地企業提升配套能力,招引國內外一流的零部件制造商,拓展先進材料在風電領域的應用。
二是加快高端智能技術研發,拓展大功率海上風電整機及關鍵零配件、風電設備循環化改造、高壓柔性直流以及智慧風場等技術,推動后補貼時代風電裝備向大功率、智能化、循環化方向轉型提升。
三是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依托風電母港平臺,面向全沿海地區和風電全生命周期,打造國內領先的海上風電運維基地和試驗檢測中心。
四是加快海洋新興產業培育,開展海上風電儲能、風電制氫、海洋牧場等項目建設,提高海洋資源綜合利用程度。
四、對風電企業有哪些激勵措施?
在推動產業項目落地上,對風電制造業項目按設備投資額20%最高給予1億元獎勵,對投資和稅收達到一定額度的重點項目優先配置風電資源。在支持企業科技創新上,對重點研究所、實驗室三年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的補助,對獲得國家、省級獎勵的給予配套補助。在引導人力資源集聚上,對本科及以上來通就業或創業的畢業生,給予連續三年每月1000-3000元補助,用工1000人以上的企業可建設職工公寓。在爭取上級政策扶持上,協調推進用海審批、軍方許可審批等工作,積極爭取遠海風電示范項目試點。
政策全文:
為搶抓國家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南通區位資源優勢,推動風電產業鏈式發展和融合發展,打造風電產業之都,特制定如下行動方案:
一、產業優勢
近年來,南通積極探索海上風電發展路徑,以資源開發促進產業集聚,風電產業迎來跨越發展的窗口期。
一是資源稟賦獨特。全市陸域面積800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8701平方公里,地質穩定、出海便利、海床平緩、風能集中,平均風速高,自然災害少,適宜風電產業發展。“十三五”期末,全市風電總裝機容量達300萬千瓦,“十四五”期間預計達到800萬千瓦。
二是產業配套齊全。全市形成了陸上、海上風電開發運營,風電整機和配套設備制造,風電技術研發,風電場施工建設和運行維護,以及勘察設計、防腐材料、海洋環境保護、大型設備物流等較為完整的風電產業體系,龍源電力、華能電力、上海電氣、中船海裝、遠景能源等龍頭企業相繼落戶。
三是園區承載增強。全市擁有如東國家火炬海上風電特色產業基地以及通州灣示范區裝備工業園、啟東船舶海工工業園、海安裝備制造產業園等多個專業化產業園區,具備承載風電產業鏈項目的良好條件。園區功能劃分清晰,產業協同發展,全市基本形成布局集中、產業集聚、發展集約的現代化風電產業發展格局。
四是母港功能完備。如東小洋口全國首個風電母港核心功能區已打造完成,建有長2.5km、平均水深7m的航道和長、寬400m左右的挖入式港池,安裝有兩臺800噸龍門吊和兩臺40噸門座起重機,滿足于風電各類重型設備的運輸需求。一批風電機組總裝和材料、零部件企業相繼落戶,未來將形成100億級風電產業園區。
二、目標定位
堅持統籌謀劃、科學布局、有序推進,加快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能源項目向制造項目、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轉化,著力建設海上風電裝備制造、海上風電運維、海洋新興產業三基地和風電科技研發、風電設備檢測、風電智慧大數據三中心,將南通打造成為風電產業之都,形成千億級風電產業集群。
2020年:當年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投資總額300億元;累計裝機容量近500萬千瓦;全年風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800億元。
2021年:當年再引進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投資總額400億元;累計裝機容量近700萬千瓦;全年風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
2022年:在遠海風電規劃和示范項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較為完善的風電產業體系和產業創新體系;累計裝機容量近800萬千瓦;全年風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200億元。
三、發展重點
1.加快裝備配套產業集聚。依托現有風電產業鏈重點企業,加強“建鏈、延鏈、補鏈、強鏈”。發揮海力風電、中天海纜、九鼎天地風能等本土企業的基礎優勢,進一步釋放產能,擴大規模,提升配套能力。發揮上海電氣、海裝風電等總裝企業的招引效應,重點引進國內一流的發電機、齒輪箱、軸承、輪轂、控制系統等關鍵零部件制造廠商。發揮新材料產業的研發優勢,拓展玻璃纖維、碳纖維、樹脂、石墨烯防腐涂料、結構膠等先進材料應用,實現全產業鏈各環節均有龍頭企業在通落地,全力打造風電裝備制造產業基地。
2.加快高端智能技術研發。推動后補貼時代風電裝備向大功率、智能化、循環化方向轉型提升。支持海裝風電、上海電氣、重通成飛等加快研發10兆瓦及以上大功率海上風電整機及長葉片等關鍵零配件。設立全國首家風電產業循環經濟研究院,在風機主設備循環化改造、葉片回收再利用等領域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中天海纜研制400千伏及以上的高壓柔性直流設備,提升大容量海上風電輸送能力。加快大型風電場群智能控制和運行管理研究,降低海上風電度電成本,帶動產業全面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3.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依托風電母港平臺,加快海上風電運維基地建設,實現覆蓋全沿海地區和全生命周期的風電機組維護、升壓站維護、塔筒基礎維護、海纜維護等“一站式”運維服務。建設國家海上風電試驗檢測中心、10兆瓦級風機六自由度試驗臺、100米級葉片試驗平臺、國家海纜檢測中心,面向全國開放風機檢測及試驗、葉片檢測、傳動鏈檢測、海纜檢測,增設高低壓穿越試驗等項目。
4.加快海洋新興產業培育。堅持集約節約用海原則,提高海洋資源綜合利用程度。培育海上風電儲能項目,依托現有儲能電池產業基礎,開展海上風電+儲能試點項目建設,推動海上風電儲能產業化應用。培育海上風電制氫項目,利用海上風電及海水就地制氫,通過海洋運輸送回陸地或直供海上石油平臺煉化。培育海洋牧場項目,鼓勵海上風電場內安裝魚類養殖網箱、貝藻養殖筏架,在區域內形成高度融合的海洋養殖生態鏈。
四、政策措施
1.推動產業項目落戶。對落戶重點園區的總投資超5億元、科技含量高的風電制造業關鍵零部件項目,按市區產業轉型升級政策由項目所在地按設備投資額20%給予不超過1億元的財政獎勵。發揮南通市產業投資母基金的引導作用,加大對風電產業支持力度,重點投資引進關鍵零部件產業項目。按照政府主導、企業牽頭、產業鏈共建的模式,對投資強度和稅收貢獻達到一定額度的制造業項目優先配置風電資源,實行聯合開發。各地根據風電制造業項目投資額、科技含量和稅賦貢獻等實行“一事一議、一企一策”,并提供個性化工程代建服務、“一站式”審批代辦服務,將水、電、氣等基礎配套設施直接送至廠區紅線,并給予廠房租賃優惠。
2.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培育風電產業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經市政府同意引進的高層次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按協議給予專項經費資助。企業新建或引進獨立核算的風電產業研究院(所)、重點實驗室,經認定后3年內每年按新購置研發設備額的10%給予補助,累計不超過1000萬元。鼓勵風電企業創建國家級、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對獲初次認定的風電企業分別給予80萬元、20萬元獎勵。鼓勵企業申報國家、省科技獎項,對獲得國家級、省級獎勵的風電企業,分別按1:1和1:0.5給予配套補助。
3.引導人力資源集聚。大力實施新一輪人才新政,集聚風電產業更多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緊缺人才、高技能人才就業落戶。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畢業生初次到南通風電產業鏈企業就業或自主創業,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繳費滿6個月的,給予3年內每月1000~3000元補助,高技能人才參照執行。對用工1000人以上的企業,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可利用存量用地建設職工公寓。
4.積極爭取上級扶持。在海上風電項目用海審批、軍方許可等方面積極向上匯報,協調推進項目建設。在遠海風電規劃方面積極向上爭取,推動遠海風電示范項目試點。鼓勵風電企業加大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技術改造,開展海上風電相關技術攻關,參與海上風電核心技術標準制定。鼓勵風電場和總裝企業爭取風電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政策,鼓勵重點企業申報爭取國家級和省級各類專項資金扶持。
五、保障措施
發揮市制造強市建設推進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定期研究重大項目、重大問題和重點工作安排,推動方案確定的目標任務如期實現。明確相關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主體責任,結合本地資源配置和產業結構,科學規劃布局,強化協同聯動,構建一體化風電產業發展體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龍頭骨干企業,建立專家咨詢委員會、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戰略聯盟,推動風電產業關鍵技術攻堅。以龍頭企業為主體,推動產業鏈招商,加快風電產業集聚,實現風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南通市政府網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