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體檢、精準疾病早篩、可視化治未病服務新模式,提升診療和健康管理服務水平,打造特色和口碑,為醫院帶來新的增項。
受疫情反復影響,我國經濟市場的活力被不斷打壓。據國開聯研究團隊統計,2021年已有近1000萬實體商戶注銷或倒閉。但在這次疫情影響下,全球對大健康產業愈發的關注和重視。健康產業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朝陽產業”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慢性病已變成影響人口健康的最大殺手之一。據國開聯研究團隊統計,在死因構成中,我國慢性病超過80%。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競爭壓力,造成應急系統的反復刺激,使內分泌系統失調,加上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加大慢性病患病率,且年輕人的患病比例也在逐年上升。
“治未病”一直是中醫藥的核心理念。慢病的防治重在“養”,講究“三分治七分養”,將中醫養生理念融入慢病管理中,強調重視顧護正氣,提高機體的抗邪能力,達到未生病前預防疾病的發生,患病后防止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疾病痊愈后防止復發的目的。
一、中醫藥發展:在預防疾病和治療慢性病方面發揮著不可取代的突出優勢
自《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發布,中醫藥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
隨后幾年,多項推動中醫藥產業的政策陸續發布,進一步完善推動中醫藥發展。2022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是首次以國家名義引發的中醫藥五年規劃,賦予中醫藥新的歷史使命。
中醫藥擁有幾千年的實踐發展歷史,從望聞問切的診治,拓展到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學觀。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這種醫養結合的健康觀早已融入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并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防治觀,尤其是中醫藥在預防疾病和治療慢性病方面優勢突出。
二、中醫藥特點:講究養生治未病,辯證論治,多種手段治療慢性病
《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中提出,要堅持預防為主,推動由疾病治療向健康管理轉變,并強調要發揮中醫治未病優勢,大力推廣傳統養生健身。中醫認為“調養”在疾病治療中具備重要性,特別是作為長期存在的慢性病。常見的慢性病有高血壓、糖尿病、肝病、惡性腫瘤等,具有病因復雜、病情多樣、更注重治療與調養并重。
1、辯證論治,療法靈活
中醫看病是通過綜合患者的癥狀來分析所屬證型,辯證施治,并隨著病情變化調整用藥,靈活性強,同一種病根據癥狀其中藥處方也不同,強調個性化資料,具體疾病具體分析,根據慢性病具體癥狀對癥下藥。
2、方法豐富,操作簡便
慢性疾病由于病情復雜,中醫治療會結合多項治療措施,包括內服、外用、針灸、按摩、理療等,如針灸治療中風后遺癥、婦科疾病外用中藥洗浴方法,推拿按摩治療老年人的骨關節疾病,另外還有拔火罐、刮痧等方法,在家即可操作,可長期堅持治療。
3、未病先防,注重養生
很多慢性病是由于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的,如大量飲酒、營養過剩造成的脂肪肝等。中醫認為掌握養生之道有助于防治慢性病及亞健康狀況,也涉及到形體鍛煉,飲食起居等。如五禽戲、太極拳、八段錦等,而藥膳、食療更是中醫藥的特色養生之道。
4、天然中藥,物美價廉
大多中醫藥從天然植物中獲取,毒副作用相對較少,甚至許多都是日常食品,如大棗、枸杞、蓮子、生姜、茯苓、薏苡仁、肉桂、花椒等,就地取材,根據慢性病的不同癥狀合理搭配,價格低廉可長期服用。
三、中藥及方劑使用:體現辯證施治,對癥下藥
由于中醫一般不會采用單一味的中藥給病人治病,而是會找到在療效上能相輔相成的中藥配成一個方劑給病人治病,這種經過配伍的方劑成份相得益彰,有助于人體對療效成份的吸收利用,其療效比一味中藥療效要強很多,對慢性病患者的調理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國開聯發布的《中醫藥(綜合)行業研究報告》顯示,人的健康狀況、慢性疾病的治療方法離不開氣候、環境、飲食習慣,對于講究辯證施治、對癥下藥的中醫來說,南北不同地區的患者用藥也不同。北方地區受霧霾天氣、干燥等影響,中藥及方劑使用多為可提高人體對外邪的補益劑,具備補氣健脾、補血調經等功效的藥物。南方由于常年濕熱,采用的中藥材及方劑多具有解表、祛風祛濕的功效。
從常見表征來看,氣血不足、脾虛痰濕是現代亞健康人群的常見問題,補益為主的甘草、當歸、茯苓是藥方中用的最多的中藥材。
從方劑使用上來看,針對外感風邪的玉屏風散、針對補血調血的四物湯、針對補氣健脾的四君子湯是中醫患者使用頻率最高的三種方劑。
四、發揮中醫治未病作用,醫院治未病科室獲推廣
中醫藥在慢性病治療領域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的內容,并行之有效,在加快慢病康復治療進程中發揮特色優勢作用。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進中醫“治未病”健康工程,要求在二級以上中醫院設立治未病科,提供中醫體質辨識、健康指導、疾病早期干預等中醫健康綜合服務。海南、山東、浙江等各地政府接連發文,推動醫院治未病科的覆蓋率提升。
治未病科室的設立,讓醫院不僅僅可以看病治病,更能預防“未病”,醫院的服務對象也從最初以患者病人為主,轉為逐步納入健康與亞健康人群。
未來隨著國家的持續支持和重視,勢必搭載市場紅利成為新的機遇,在治療慢性疾病的市場規模也會不斷擴大,利益客觀的健康市場亟需謀劃與布局。
關于 國開聯研究中心
國開聯是一家全國性產業發展集成服務商,專注于產業經濟、招商引資、營商環境、可持續發展(碳達峰碳中和、ESG)、大數據等領域的研究、咨詢和培訓服務。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個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與委托。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