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作為基礎設施,注定是一個人人都想瓜分的市場。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互聯網巨頭、傳統IT企業、創業者、運營商等無不對云計算抱有野心,捧紅了云計算的概念,也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云計算百花齊放,終究還是巨人之爭
亞馬遜的AWS在IaaS市場份額高達45%,遠超過微軟和谷歌的總和。同時阿里云在中國的市場份額約在50%作用,同樣是一家獨大。
不過,市場份額上的一家獨大并不意味著亞馬遜和阿里云可以高枕無憂,進而坐收云計算的紅利。相反,不斷有巨頭和挑戰者進軍云計算,尤其在PaaS和SaaS市場更是吸引了形形色色的玩家。僅僅是國內的A股,就有超過70家和云計算相關的概念股,而處于融資期或者未上市的云計算公司更是多達上千家。
之所以出現對云計算格局的論調,大致有兩個原因可以解釋,一則云計算領域的獨角獸主要集中在IaaS領域,大多數PaaS和SaaS領域的玩家還屬于上升期,且巨頭們已經開始通過平臺和生態的形式拉攏PaaS和SaaS領域的公司;二是IaaS市場主要以巨頭級玩家為主,思路也多半是以云服務的方式開放自身多年的技術積累,雖然云計算代表著高投入,對巨頭來說卻是較低的門檻。于是,在國內和國外的云計算市場皆出現了這樣的局面:創業者百花齊放,可終究還是巨人之爭。
在全球市場,盡管亞馬遜一家獨大,但微軟、谷歌、IBM等并沒有減少對云計算的投入,在數據中心的建設和云計算相關產品的收購上甚至可以用不遺余力來形容。與之同時,Facebook、甲骨文、SAP、思科、VMware等紛紛打起了云計算的注意,特別是甲骨文和思科,早已開始在云計算領域攻城略地。國內市場也是疾如旋踵,BAT先后進軍云計算在意料之中,網易、京東、美團、樂視等互聯網公司轉戰于此,浪潮、華為、中興、聯想、神州數碼等偏企業端的巨頭們開始了云轉型,三大運營商甚至是一些傳統企業也加入到了云計算的競爭中,好一番熱鬧。
然而格局會因此走向固化嗎?國開聯發布的《中國云計算產業深度研究報告》認為,答案或是否定的。一方面,云服務已經開始出現“僧多肉少”的不平衡,各大云計算公司紛紛效仿傳統IT的做法,在地方搞類似“雙創基地”的產業園區,不排除政策套現的可能性,更多的是在為自身制造潛在客戶,甚至是為了完成客戶量上的KPI;另一方面,當前云計算競爭的核心仍是規模,即便是亞馬遜、阿里云等時間上的先入者,優勢仍然集中在規模上,在技術方面難言實質性的差距。后續的入場者感知到的信息是,只要規模足夠龐大,擁有一批相對穩定的客戶群,便能夠生存下去并最終實現盈利。所以,搶客戶、拼規模、價格戰一直是云計算競爭的常態。
也就是說,云計算仍然存在很多的不確定因素,或是云計算的標準,或是安全、穩定等基礎服務,但能夠影響云計算大格局的恐怕還是新技術的出現。
人工智能可能是站在云計算門口的“野蠻人”
從現有的情況來看,人工智能成為巨頭們試圖顛覆云計算現有格局的最大因素,谷歌、百度等轉型人工智能公司的公司是其中最重視的擁躉。谷歌云計算在未來幾年時間內能夠迎來新的一次爆發,并在2022年的時候超越亞馬遜成為行業龍頭。而從谷歌云服務的具體動作來看,人工智能成為其超越亞馬遜的目標的敲門磚。
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谷歌就開始在云服務中集成更多的人工智能技術,而在2017年的Cloud Next大會上,谷歌更是在翻譯、語音、圖片和視頻識別等多個服務上都用上了人工智能。比如谷歌云的Video Intelligence API接口服務,Google將物體識別能力放在了視頻上,可以在一段視頻中自動識別出物體,并提供關鍵字搜索功能。無獨有偶,國內的百度在語音識別領域的準確率達到了97%,人臉識別檢測的準確率更是高達99.7%,百度云也確定了“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三位一體發展戰略,其中“天智”由感知平臺、機器學習平臺和深度學習平臺三部分組成,目的在于圍繞人工智能技術能力的開放和輸出。或許按照谷歌的野心,百度云也希望憑借人工智能技術上的優勢,在云計算領域比肩甚至超過阿里云。
當然,看好人工智能的絕不止谷歌和百度兩家,亞馬遜推出了Amazon ML,目的也是為客戶提供機器學習功能;微軟在2015年就曾嘗試將人臉識別和預測等機器識別功能作為云服務的賣點;阿里云在2016年8月份推出了ET,為開發者提供一套綜合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套件,包括視頻、圖像、語音識別技術等。
在谷歌和百度眼中,人工智能將如何左右云計算的格局呢?
微觀方面:人工智能將重新定義云計算的服務方式。云計算主要分為IaaS、PaaS和SaaS服務,IaaS主要是提供計算能力,但客戶的需求重點不在于存儲和托管,而是需要一個標準化的管理規則,讓設備能夠統一的接入,統一的調度,統一的檢測等等,這一切又都依托于人工智能技術。
實際上很多IaaS服務商已經開始提供包含PaaS和SaaS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比如電商解決方案、直播解決方案等等。不過云計算服務商現階段提供的仍是資源,可對企業來說真正的生意在于用戶場景,人工智能技術加入到云服務中或可以改善這一局面。比如在用戶交互方式的多元化問題上,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深度學習技術的應用,可以實現圖片交互、語音交互、視頻交互等諸多新形式。此外,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能力可以幫助客戶去挖掘數據,優化產品體驗,幫助員工更高效的工作等。
宏觀方面:云計算是基礎資源,而人工智能是技術能力,不同的定位決定了在這場競爭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目前IaaS主要是提供計算能力,但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能力又何嘗不是計算能力的一部分,舉個例子來說,人工智能就像是一臺引擎,而云計算和數據則是這臺引擎的燃料。
而從云計算價值趨勢而言,相比于傳統的IT設施,云計算實現了彈性擴容和即買即用,將計算資源從農業時代帶到工業時代。然而隨著云計算競爭的日趨激烈,單純的彈性擴容對開發者的誘惑性越來越低,因為他們還要完成運維、開發、調試等一系列工作。那么云計算未來很可能會走向兩個方向,一是降低企業的開發成本,比如谷歌的TensorFlow;二是降低企業轉型的成本,可以理解為目前百度云等所提供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到那時候的話,云計算的核心已經不再是計算,而是人工智能在驅動。這便不難理解谷歌、百度等為何要投入更多的錢、人力和物力,并把人工智能作為賣點之一進行推進。
總之,在亞馬遜的財報中,AWS的利潤貢獻高達8.9億美元,云計算的盈利能力可見一斑,也預示著未來競爭的激烈。谷歌在云服務中加入人工智能后,雖未能危及亞馬遜和微軟的市場份額,卻在蠶食很多中小云服務供應商。無論是谷歌、百度還是其他云計算公司,人工智能不是其“獨門絕技”,但人工智能技術的領先以及在云計算領域的應用,卻增加了競爭的籌碼,并將不斷左右云計算的市場格局。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