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一片3萬億市場的藍海尚待開墾,在金領、白領、藍領、學生市場逐漸被互聯網金融攻陷之后,農民這一群體即將成為被瞄準的下一個對象。在這片萬億級別的藍海中,風控和征信是難以撬動的兩道壁壘,人才也是一大難題。
市場:尚待開發
自2014年起,我國“三農”金融缺口超過3萬億元。我國金融機構存款20%來自農村,但農業貸款只占全國金融貸款總額的4%,超過2萬億農村資金流向城市。不過,隨著農村城鎮化的不斷加速,以及農村產業機構的調整,這片萬億級的市場正在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城鎮化趨勢的不可逆轉,農民綜合素質的提升,農村經濟的高速發展催生了大量的金融服務需求,也吸引了大量資本的涌入,這是農村金融得以火熱發展的根本原因。
但截至目前,在農村金融市場處于相對優勢地位的,仍屬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以及農業銀行。對此,國開聯認為,這或與正規的金融機構地位穩固且強勢,同時富有控制力有關,但正規金融機構存在供給與需求契合度不夠、風險敞口小、貸款集中于優質(農村企業)客戶等缺點。鑒于互聯網金融具備的長尾效應、超越空間、報酬遞增等特征,農村金融服務的覆蓋度及用戶的可獲得性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曾多次指出要進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大力發展農村金融,但事實上,能夠真正從正規渠道獲得貸款的農戶少之又少。目前,僅有27%的農戶能從正規渠道獲得貸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農戶難以獲得貸款。
農村企業和農戶貸款難很大程度上掣肘于不完善的征信體系,對信貸和金融交易而言,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由于經營成本及農村居民征信數據的難以獲取等原因,部分商業銀行逐步減少對農村建設的支持。
毋庸置疑的是,對金融機構而言,要想獲得農戶的征信數據,并不簡單。傳統的種養殖客戶,長期生活在一種非正式、非標準化的環境下,因此傳統金融機構沒有嚴苛的標準可以去衡量他們的收入,但這并不代表此類用戶的信用狀況不好。而這也就為互聯網金融入局農村金融市場提供了機會。
國開聯發布的《中國農村金融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策略報告》顯示,截止到2017年2月初,涉及農村金融業務的P2P網貸平臺數量有335家,而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2388家,占比14%。其中翼龍貸、沐金農、農分期、什馬金融、希望金融等平臺專注于三農服務,已成為探索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的重要力量。
痛點:風控、成本和人才
農村市場的極具復雜性,使得大部分正規機構在布局農村金融之后直面難題,互聯網金融機構亦是如此,其中風控的難度最為明顯。
由于受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經濟發展單位小、農民征信意識不強等因素影響,當下的農村征信協調機制建設滯后,農村金融的核心問題即信用體系建設已成為行業內公認的難題。
對于所有布局農村金融的平臺而言,現存的征信系統中幾乎都缺乏有效的鄉村個人借貸信息。央行征信系統號稱覆蓋8億人,但真正與銀行有信貸關系的人群僅為3億。目前農村人口約有6.7億人,而鄉村征信群體和這3億人之間的交集幾乎很小很小。
風控是每到一個農村地區都必須要面對的難題。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都是一個新的環境,加之每個農戶情況各異,以及農村本身的生產和生活之間存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等因素,因此,平臺方很難在短時間內,因地制宜地搞出一套風控標準。
此外,畸高的成本也是平臺面臨的共同問題。農村大都是小額信貸,農民居住分散,發放和收回資金的人力成本比較高。現在仍處于布局農村金融的初期,農村金融的反欺詐系統和信用評估系統的搭建和完善,需要墊付巨額的成本,包括技術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平均每月支出達上千萬元。不過,巨額成本支出,并非只是一家平臺所面臨的痛點,這似乎是當前所有布局農村金融的平臺必經過程。
而除風控和成本之外,人才的缺乏也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其實在農村金融這塊是沒有人才隊伍的,在金融機構中找不到合適的人能在農村金融的場景中加以利用,平臺自己培養人,又需要很長的時間,因此人才也是個難題。
征信數據的缺失,巨額的成本支出,人才的供不應求,儼然成為互金平臺布局農村金融的攔路虎,但偌大的市場,誰也不會輕言放棄。在這短短的時間里,各家平臺雖沒有一夜暴富,但也有入局者已然嘗到甜頭,而這些甜頭足以讓這些玩家深信這片萬億級別的藍海值得繼續深耕。
措施:線上與線下風控
玩家們早已在農村這片土地上嗅到商機,因此,他們勢必想盡一切辦法,拿出應對機制,在該領域占據一席之地。而從當前來看,部分平臺已經摸索出了一套適用于自身的機制。
由于農村環境的特殊性,城市里運用的標準化框架對個人進行信用評估的方式不再適用,農村更講究熟人信用,這就使得農村金融評估對象具有所處環境封閉性、經營業務簡單性、金融風險單一性等特點。因此,對于正處于發展階段的農村互聯網金融而言,需要建立全新的風控模型,而“線上+線下”則成為了各家平臺主要的風控手段。
希望金融在線上借助新希望三十余年的產業大數據以及外部接入數據,基于產業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和農戶的訂單、發貨等真實數據提供融資。而線下部分,則組建了一支對農村農業有深刻理解的互聯網金融團隊。對借款人的人品品行和借款用途進行考察和驗證,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確保資產的真實性和優質性,減少風險的發生。
與之相似的是,沐金農也采用“線上+線下”的模式,不過,該平臺在整體運營過程中更注重利用互聯網技術,他們開發出一套信貸業務全流程線上系統——“耕苗系統”,該系統的優勢在于,一方面,可以約束與管控信貸員在線下的操作,另一方面,信貸員收集資料時可以流程化、標準化在手機APP上操作,效率會得到提升。
嚴格的風控審核,歸根到底還是為了甄別出優質的借款人,那么,在獲得借款人之后,如何確定是否向用戶授信以及授信的額度?
山水普惠采取的機制是“交叉檢驗”。張翼稱在這個機制中,山水普惠有兩條線,其中一條是客戶服務團隊,主要負責對客戶的服務和維護,以及信息的采集。另一條是風險控制團隊,主要負責對搜集到的數據進行進一步的核實和判斷,進行交叉檢驗,確定數據來源的真實可靠。而風控人員通過對客戶收入狀況、家庭狀況,以及生產經營狀況,負債狀況等信息的審核,就能客觀的推算出是否給客戶授信,以及授信的額度。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農村金融市場中,沒有任何一家平臺能在朝夕之間脫穎而出。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平臺加入到隊伍之中,而先行者的不斷探索,也將為后來者提供一定的示范作用。
不過,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做到風險可控、成本可控、人才可控,并在這片尚待開墾的藍海中,贏得自己的用戶,還得依靠各家平臺深入田間小徑和農戶,從實踐中找到答案。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