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健康中國”戰略的推動,涵蓋養老、養生、醫療、文化、體育、旅游等諸多業態的康養產業開始蓬勃發展,成為備受關注的新興產業。隨著康養經濟的遍地開花,一些新技術、新模式和新業態也涌現出來。
優勢企業紛紛布局
一系列重磅政策持續加碼,我國健康養老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黃金發展期。十九大報告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國開聯預計,到2030年,我國養老產業規模有望達到22萬億元。
巨大的市場空間讓諸多企業紛紛進軍健康養老產業。嗅覺靈敏的地產系公司憑借豐富的運作經驗,快速切入養老地產開發,打造高端養老社區。保險系公司憑借資金規模大、周期長,以及保險與養老之間的天然聯系,積極嵌入機構養老的投資與運營管理。更有一些傳統制造企業也跨界入局,爭搶健康養老產業大蛋糕。
萬科于2012年戰略布局養老業務,養老項目已在北京、上海、杭州、青島、成都等多個城市運營,并實現了較高的入住率;遠洋地產通過與國際知名養老服務商合作的方式發力養老產業,未來養老服務在戰略上或會成為遠洋地產的主要業務之一;常青國際投入健康養老產業已10余年,由最初的機構養老延伸到居家養老,并首提候鳥式養老,開啟新型養老方式。
作為國內涉水養老地產較早的房企,近日,綠地控股正式發布康養產業戰略規劃。其中,綠地康養居酒店計劃投資200億元,兩年內在全國一線城市、省會城市及周邊、旅游度假區等區域開工100家店,五年內在國內外形成500家連鎖,同時對優質康養資產推進資產證券化。
除地產企業之外,其他領域的企業也不甘落后。目前央企誠通、保利、中建、遠洋、中投等公司以及國壽、泰康、合眾、新華等保險企業都已在開發養老項目。越來越多的優勢企業進入養老產業,將有效推動健康養老產業向連鎖化、規模化發展,老齡產業也將發展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盡管集團資本大舉進入,但目前養老行業內競爭尚處于初級階段,行業壟斷和品牌效應尚未形成,未來10年內潛在的發展機遇將得到充分釋放。
康養生態圈初步形成
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主動投身養老產業,越來越多的行業依附在“養老+”的產業鏈上,養老產業的盈利空間正在慢慢清晰化。一個包括老年護理、老年醫療、老年消費和老年金融等在內的養老生態圈正在形成,隨著“養老+”的各種新型養老模式快速發展,將助推國內養老體系建設逐步完善和多元化。
所謂“養老+”,指的是養老服務產業鏈的延展,是以老人服務為中心形成的養老生態圈。包括基礎層的養老護理、養老保險、老年醫療等;延伸層的老年消費、老年娛樂、老年精神慰藉、老年金融等;環境層的老年科學研究和養老觀念(社會文化、輿論環境)等。
康養產業涵蓋諸多業態,關聯城市建設、生態環境、民風民俗、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社會安全等眾多領域,它不僅是產業鏈,更是生態鏈。
而隨著老人對商業保險、基金、信托等金融產品的需求日增,“以房養老”和商業養老保險等“養老+金融”新業態也衍生出現。“以房養老”是一種將住房抵押與終身年金保險相結合的商業養老保險業務,這種模式已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實行多年。目前在國內,幸福人壽等在推進此項業務。
巨大的市場,讓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應用,以及實時采集用戶健康數據信息和行為習慣的智能化、可穿戴設備等養老產業配套消費品也迎來大發展之勢。此外,政策的加強引導也將助推康養產業向更專業化、細分化發展,并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
這意味著國家全面放開養老市場,讓社會組織、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參與到社會事務,從而助推養老及與之相關的產業(比如醫療、旅游、體育、保險、文化、科技信息、綠色農業等多領域)聯動起來,使得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市場化經濟發展相生相融并形成良性循環。
中國養老服務發展趨勢是一個長期的轉型過程,是隨著人口結構、養老資源與養老需求的變化不斷發展的過程。未來10—20年中國養老產業發展將呈現八大趨勢:即從“適度普惠型”轉為“普惠型”,從傳統單一轉為多元多樣化,從生活照料為主轉為身心共養,服務對象從“重點”轉為“普惠”,從政府統包轉為以社會力量為主體,從政府直接供給轉向社會購買,從全面承擔轉為精神慰藉為主以及以傳統的孝文化發展為文明的敬老氛圍等。
諸多難題待破
2015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22億,占總人口的16.15%。預計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7.17%,其中8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067萬;2025年,六十歲以上人口將達到3億,成為超老年型國家。
養老產業全面爆發,但相關問題也制約著行業發展。中國人口老齡化、老年高齡化已成不可阻擋之勢,養老問題的嚴重性和必要性正浮出水面。日漸增長的老齡消費需求和發展滯后的老齡產業供給矛盾凸顯。
按照全國民政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的目標,2020年養老護理員的數量要達到600萬人,而目前實際還不足100萬人。不僅如此,除了缺乏專門為老年人服務的專業醫護和服務人員,還缺乏足夠的養老機構和提供上門服務的保健機構,此外老年藥品、老年保健護理用品以及其他各種老年商品都處于匱乏狀態。
此外,在政策方面,雖然政策支持力度很大,但落實仍存問題。近幾年來,國家雖然在土地供應、資金補助、稅費減免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但由于一些地方未將國家政策具體化,缺少相應的配套實施機制,使得政策難以真正落實到位,無法充分發揮優惠政策對企業發展養老產業的激勵和扶持作用。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