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機器學習、自然交互等技術的發展,推動全球服務機器人產業快速興起,各領域企業積極布局。我國服務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重點零部件、算法等關鍵技術以及規范和標準正成為產業界突破的重要方向。
銷量穩步增長,企業迅速布局
全球服務機器人銷量穩步增長,醫療服務機器人成為支柱。2017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預計達29億美元,2020年將快速增長至69億美元,平均增速達27.9%。2017年,全球醫療服務機器人、家用服務機器人和專用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分別為16.2億美元、7.8億美元與5億美元,其中醫療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占比過半。
從企業布局上看,參與企業憑借自身優勢搶占先機,已基本形成三大陣營。一是典型服務機器人企業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依托,深耕個人和家庭服務領域,如iRobot的掃地機器人和擦地機器人在25年間已銷往全球65個國家,銷量逾1600萬臺;二是工業機器人與家居領域傳統企業利用技術積累或渠道市場等優勢進行布局,如安川電機與美的合作,積極推行“智慧家居+智能制造”的“雙智”戰略,以開辟“第二跑道”;三是互聯網巨頭通過收購與合作方式向專業領域滲透,如亞馬遜收購Kiva
Systems公司,其Kiva物流機器人在倉庫分揀環節中,為亞馬遜每年節省約9億美元。
基于感知技術的快速發展,服務機器人以雙足穩定性與交互智能化為主攻方向。在感知技術方面,“激光雷達+SLAM”和“深度攝像頭+SLAM”已成為主流定位導航解決方案,其中SLAM技術逐步向輕量級、小型化方向發展,通過高性能計算實現三維重建、場景理解等功能。在運動控制技術方面,輪式機器人在市場中已占據主要份額,但受越障能力限制,其通過性局限較大,故針對雙足機器人的探索已成為主要路徑之一。
雙足機器人基于陀螺儀與速度傳感器的發展,在經典零力矩點(ZMP)控制算法上不斷迭代升級,行走穩定性不斷提升,其中波士頓動力與日本ASIMO具領先優勢。在交互技術方面,當前交互性機器人以語音交互為主,可實現簡單場景、常規性問答的單輪對話。但隨著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復雜場景下的多輪對話將是未來交互性機器人的發展方向,目前軟銀的Pepper較具代表性。
三大舉措助力產業騰飛
在推動我國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上,業界應從三個方向入手。
一是重點突破核心零部件與算法,實現硬件國產化、自主化。重點突破多線束激光雷達,同時圍繞固態化、小型化和低成本化等趨勢,加強固態激光雷達研發進度。鼓勵企業探索面向未來發展的新型傳感器制造技術、集成技術、智能化技術等。著力發展單目結構光、雙目視覺和TOF等深度攝像頭技術,重點突破圖像識別、3D重建與實時定位及圖像構建(SLAM)技術。大力發展小體積、高速度、大扭力的數字與模擬舵機技術,盡快縮小國內外差距。基于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基礎,加快推進人機交互相關人工智能算法研究與創新。
二是積極培育龍頭企業,打造知名國際品牌。加快培養發展機器人自主品牌和企業,在重點發展機器人整機企業的同時,關注零部件和產業鏈配套環節的協同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器人全產業鏈。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以龍頭企業引領創新,推進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機器人產業集群發展。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大力推進研究院所、大專院校與機器人產業緊密結合。
三是加快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和標準。加快制定行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重點,規劃產業布局和發展步驟,指導服務機器人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形成以主機企業、系統集成企業和零部件及產業服務企業協同發展的全產業鏈體系。加強頂層設計,制定行業標準和關鍵技術標準以及產品標準和相關應用標準。
關鍵零部件與算法亟待突破
國內服務機器人市場已初具規模,但在技術與產業的自主化方面仍有待提升。
一方面,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體量巨大且發展迅速。2016年國內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10.3億美元,預計2017年將達到13.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8%,略高于全球市場年均增速。在個人和家庭服務機器人的應用上,我國已展開先行探索,如科沃斯地寶9系機器人具有全屋巡航建圖、“弓”字形規劃清掃等新模式;又如天智航骨科手術機器人已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等10多家醫院投入臨床應用,手術精度可達到0.8毫米,減少術中輻射70%以上,提高手術效率20%以上。
另一方面,在巨大的市場空間,我國智能機器人卻仍以進口為主,國內廠商多處于產業鏈下游。進口服務機器人已占據國內超八成市場,其中日本的智能機器人最多,高達78.36%。由于市場前景良好,國外廠商紛紛在中國設廠,以提高市場占有率,但我國服務機器人生產企業大部分仍以組裝和代加工為主,處于產業鏈下游,普遍存在進入時間短、產業集中度低、技術基礎薄弱、總體規模小等短板。
服務機器人關鍵零部件與算法是國產化突破的重要方向。在感知方面,激光雷達的固態化、小型化、低成本和融合化的發展趨勢為國內廠商提供了新的切入點。在多線束非固態激光雷達市場被美德日等國家壟斷的情況下,固態激光雷達以“弱硬件+強算法”的研發思路逐步興起,為國內企業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其具有掃描速度快、掃描精度或指向精度高、可控性好、價格較低等優勢,如國內企業SLAMTEC結合激光三角測距技術與高速視覺采集處理機制,推出了售價僅千元的低成本激光雷達。在運動控制方面,小體積、高速度、大扭力的舵機有望成為國產化突破的控制器件。
相較于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控制精度要求較低,更強調小型化與靈活性,并多以舵機為主要控制模塊,但其中減速器和電機等零件國外已基本形成壟斷局面。我國服務機器人舵機技術雖整體相對落后,但近幾年國內企業展開自主創新,以低價優勢逐步縮小市場占有率差距,如優必選公司開發的舵機內置MCU系統,自主改進算法,其價格僅為國外同等參數產品的三分之一。
在人機交互方面,國內相關算法和終端企業展開積極合作,探索交互智能新方向。隨著語音、視覺圖像和腦電波交互等多模態人機交互技術的逐步發展成熟,服務機器人正逐步由控制智能向交互智能演進,除“BAT”和科大訊飛等龍頭企業依托相關項目與平臺獲取產業發展先機外,國內機器人廠商與算法企業也已展開廣泛合作,提升服務機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如康力優藍推出U05類人型商用服務機器人,采用科大訊飛語言引擎,實現5米內的360度全向拾音,準確率達到95%。
更多相關資料,請詳見:國開聯發布的《智能機器人產業深度研究系列報告》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