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三部委發布了《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不僅對新能源汽車補貼開始收緊,對車輛的續航里程和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加快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布局,不少車企開始自掏腰包填平由于補貼退坡而引發的各地補貼差異。新能源“積分交易”實施前,能否扛過這一輪的資金消耗戰,車企心中恐怕并沒有底。
車企自行補貼,新能源車價格破10萬底線
3月28日,奇瑞新能源首款純電動SUV——瑞虎3xe在北京正式上市發布,新車共包括瑞虎3xe 400、瑞虎3xe 480兩款車型,其續航里程可以達到351公里。不僅續航里程有了較大提升,在價格方面也相對有驚喜,在享受國家補貼、地方補貼后,奇瑞方面表示全國統一售價為8.98萬-10.28萬元。
而就在瑞虎3xe上市前2天,定位于“新時代國民純電動SUV”北汽新能源的EX360,作為其第20萬輛純電動汽車下線并正式上市,補貼后全國統一售價7.99萬-9.89萬元。
電動車全國統一零售價是痛苦的明智選擇。不少新能源汽車價格非常混亂,并且生產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高額補貼,未來,只有優勢企業才有能力擺脫地方補貼的干擾,形成全國市場的優勢產品進而實現更大突破。
此前,A0級(小型車)以上的新能源車的價格大部分在12萬以上,甚至15萬左右。以上兩款車型都是較為熟悉的明星車型的電動化升級版,而如今奇瑞和北汽新能源兩款新車,價格均已突破10萬元下限,這被看作新能源車市場化的重要舉措。
能把價格壓低到10萬元以下,實際上是繼國家補貼、地方補貼后,車企“自掏腰包”三重補貼后的結果。更高價格的新能源車主要是面向限購城市,屬于區域市場產品不好定價,比如面向上海的車型,定價20萬元并不算貴,因為免去了牌照的價格,而面向全國的產品,則必須按照補貼最高的地區和消費者的接受程度來定價,實際上是更低的價格。
統一零售價,能否打破地方保護?
一直以來,高額的政府補貼讓中國超越歐美,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但反過來,因補貼而形成的地方保護日益成為新能源車發展中的最大難題。統一零售價后,能否打破這個怪圈?
由于各地的補貼政策不同,導致車企為了地方補貼而不得不費勁搞關系去平衡利益,更有甚者,多地政策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扭曲變形,上升到了地方保護主義的層次,如只出臺了推廣方案沒有補貼細則的城市,在外地企業新能源產品想要進入當地時,隱藏著大量的“地方門檻”。
以深圳為例,要想在深圳地區銷售的新能源汽車拿到地方補貼,需要一個注冊在當地的整車生產企業,或注冊在當地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資銷售子公司,注冊資金不低于5000萬元。直到2017年,深圳才將注冊資金改為不低于1000萬元。
受地方補貼的影響,新能源車的流向也引發了一系列值得關注的現象。例如,部分城市在車輛限牌后,本地一牌難求,而新能源車可享受免費上牌等因素,導致新能源汽車大量流入限購城市。僅上海一地目前就已經推廣了超過16萬輛新能源車,但在這些車輛中,僅有六成是私人購買,其他新能源車最終則流入了網約車市場。
目前,國家對地方補貼政策采取相對抑制的態度,從前幾年的國補與地補1:1比例,變成了現在的1:0.5,地補影響已明顯減弱。免費牌照導致不少剛需市民不得不以較高的價格接受新能源車,而有了全國統一零售價格后,會回歸到一個更為合理的價格,限購城市不再成為“冤大頭”。而且,隨著地方補貼的占比的下降,優勢企業將有能力逐步擺脫地方補貼的干擾,形成全國市場的優勢產品,銷量上實現更大突破。
有相當一部分車企并不以賣車為目的,而只是為了拿補貼。一些車企并不是由經銷商把車賣給消費者,而是尋求網約車等大單位掛靠來獲取補貼。統一零售價后,車企將回歸賣車的根本目的,消費者也將不用為了補貼而貨比三家地詢價,甚至跨區域買車,經銷商的工作壓力也將有所降低。
但這很可能是車企的一廂情愿。統一零售價的提法,僅僅是一個噱頭,目前市場的最終定價并不是由廠商決定,經銷商為了拿到銷量返點,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即便在同一個城市的不同經銷商也存在讓利幅度不同的情況。統一零售價的做法在多個行業都有實行,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注定會走向瓦解。
補貼減少,車企面臨燒錢考驗
此次出臺全國統一零售價的背后,不僅是地方補貼減少,國家政策對新能源車的補貼也開始收緊,車企必須以新的市場營銷對策來響應補貼滑坡。
2018年2月,財政部、工信部、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今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對車輛的續航里程和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通知》規定2018年2月12日至2018年6月11日為過渡期,期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照2017年補貼標準的0.7倍執行,6月12日后執行2018年的補貼標準。
在過渡期間的補貼標準有所下滑,而過渡期結束后的補貼標準仍不確定,很多消費者對新能源車持觀望態度,而正準備上市的新車需要打開銷路,新的營銷方式正是要告訴消費者,價格什么時候都是一樣的。
從自己口袋中“掏錢”來補貼的做法,對車企而言,將是一番實力與財力的比拼,而不可回避的事實是,一方面,距離2020年補貼退出時間越來越近;另一方面,多家車企對原有車型的回購和置換方案已經啟動,同樣需要花費不菲的成本。
而短時間內,要通過技術來降低成本的可能性不大,利用新能源積分和油耗沖抵的方式讓車企看到了希望。
雖然廠家補貼會令自身利益的損失較大,但新能源車銷量增長對企業總體油耗積分的改善促進很大,廠家補貼和油耗積分的獲得可以實現內部的測算平衡。新能源車的正積分與燃油車的負積分進行抵沖,這樣算下來,對優秀整車企業來說還是相對合算的。
不過,在2019年新能源汽車“積分交易”正式實施前,能否扛過這一輪的資金消耗戰?對于不少企業依然是不小的考驗。
以比亞迪為例,在2016年、2017年新能源汽車積分中,連續兩年積分遙遙領先。而在最新的年報中,比亞迪卻對2018年第一季度凈利潤做出下滑75.2%-91.8%的預估。對凈利潤大幅下滑的原因,比亞迪則歸結于“補貼斷奶”。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