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醫療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已經達5.1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我國健康產業總規模將超過8萬億元。其中家用醫療器械市場發展尤為明顯。其中,家用醫療器械市場早在2016年就已突破千億元,由于消費需求不斷增長、渠道產品升級迅速、專業能力提升明顯,使得家用醫療器械體量繼續膨脹。
國內亞健康、專業康復、老齡等人群眾多,用戶基數可達數億級別,而家用醫療器械是連接這些消費者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在整個醫藥健康行業中扮演著多面角色。在國外很多國家,藥、械占比接近1:1,而目前我國醫療器械僅占藥品銷售額的三分之一。未來醫療器械行業仍然存在較大的增長空間。
一方面,從對標國外市場和國內數據走勢來看,與藥品相比,家用醫療器械所占比重將越來越高;另一方面,利用科學技術,家用醫療器械能更加直接、迅速地產生用戶數據,這對于市場預判和消費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
家用醫療器械具,風口將至
醫師的缺乏、醫療資源的分布差異、使看病難成為長期的社會問題,但互聯網與新技術向醫療產業的加速邁進,正在從各維度解決這一系列問題。互聯網+醫療、AI+醫療,智慧醫療所構建出的一個全新生態爆發出巨大的想象力,2009年到2017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從2億元激增至325億元,復合增速高達89%。
為推動醫療產業的信息化變革,國家相關部委從政策、資金、人才、技術等各個方面一直給予大力支持。2018年4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鼓勵醫療聯合體內上級醫療機構借助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面向基層提供遠程會診、遠程心電診斷、遠程影像診斷等服務;鼓勵利用可穿戴設備獲取生命體征數據,開展基于人工智能技術、醫療健康智能設備的移動醫療示范,實現個人健康實時監測與評估、疾病預警、慢病篩查、主動干預。
于是,在醫療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創新的業態正在噴涌而出。隨著智能醫療終端、各類設備技術的快速迭代與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改善,為這些業態準備了充足的發展土壤。
在醫療器械領域,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加持會有哪些想象力?
醫療器械家用化,激活C端巨大的消費市場
從價值角度來看,醫療器械的家用化也將大幅降低醫院壓力,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看病難的問題。臨床與預防相結合的健康管理能夠預防很多潛在的疾病,更能夠提升全民的醫療和保健水平,值得今后大力發展,并且形成一套系統化的臨床與預防相結合的健康管理體系。通過讓居民少生病,來緩解看病難。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70%以上的求診者是因為一些慢性病而就診,預防醫學將成為未來健康的趨勢。傳統的醫療服務模式下,大家只有在感到了身體不舒服,才會去醫院就醫,其實這個時候已經晚了。
未來會致力于將各種傳統的大型醫療器械家用化,持續性的對使用者的健康狀態做出準確評估,讓用戶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健康信息,做好前期的預防,同時精準及時的發現疾病,獲得針對性治療。
從用戶端來看,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同時,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滲透與發展,使得醫療動機也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的趨勢,催生了醫療器械的家用需求,尤其在檢測、康復及保健領域,各類智能化醫療器械成為家庭必備產品。
歐美國家家用醫療器械設備產值達到260 多億美元,年增加率超過16%,被譽為未來十年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在國內,家用醫療器械的比例卻占不到整個醫療器械行業產值的11%,這意味著這一市場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可以預見的是,在聽診器之外,更多的醫療器械家用化將成為趨勢。
醫療器械家用化,助推遠程醫療廣泛應用
醫療資源分布不均,也是造成看病難的重要原因之一,70%左右的衛生資源在城市,高新技術、優秀衛生人才集中在大城市的大醫院。由于基層優秀醫護人員的缺乏,很多人不愿意信任身邊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各類患者都聚集到三甲醫院,每次看病要被掛號、候診、拿藥消耗大部分時間,同時大量的患者聚集更是容易引起交叉感染。
通過智能化的聽診器加上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系統的的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在家也能獲得專業的醫學診斷,減輕了醫患雙方的負擔。利用智能醫療設備所能帶來的最大益處就是,讓廣大偏遠地區的人民獲得了優質的醫療服務。
西部地區由于高海拔和醫療資源匱乏的原因,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病率是東部的3-4倍。借助遠程聽診篩查,獲得偏遠基層患者的心肺音數據信息上傳到云端數據中心,用人工智能算法進行分析診斷,再由三甲醫院會診中心的專家參考算法建議給出遠程診斷結果。讓偏遠地區跨地域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和醫療技術,避免延誤患者最佳治療時間。
預計到2021年底,全球遠程醫療市值將超過660億美元。同時,遠程醫療的場景則更為廣泛,但目前來說,遠程醫療依然處于最初級發展階段,主要集中在健康咨詢、網絡診斷、醫學培訓、查詢及資訊等,更多的是擴充了醫患這件交流及信息的傳輸模式,而在未來同樣有著巨大的想象力。
國辦發布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實現遠程醫療服務全覆蓋。可見國家對遠程醫療的重視。
醫療領域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國民健康、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一直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引入,讓傳統醫療變得更加個性化、多元化,為公眾帶來更加便捷的醫療服務,這也無疑將是醫療行業實現升級的重要方向。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