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西省編制《江西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為江西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基本政策框架體系。
一、《規劃》編制的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三農”工作的部署要求,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2018年全省糧食總產量438.1億斤,農牧漁業總產值達3148.6億元,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銷售收入突破5556億元,“三品一標”農產品數量位居全國前列,被列為唯一的“全國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基地試點省”。實現縣縣通高速、村村通動力電、村村通寬帶,開展新農村建設村點8.8萬個。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460元,全國排位從14位前移到10位,5年累計脫貧297.5萬人。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確權登記等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全省鄉村呈現出產業旺、面貌新、社會穩、活力足的鮮明特征。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歷來是國家的根本大計。江西作為農業大省,農業比重大、農村地域廣、農民人口多,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最艱巨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深厚的基礎在農村,農村也是我省發展潛力和后勁所在。必須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牢固樹立重農強農惠農的鮮明導向,全面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努力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上作出江西新的貢獻。
二、《規劃》編制的總體考慮
《規劃》對江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謀劃。編制過程中,重點把握好“三個結合”:一是對標國家戰略部署和探索江西特色路子相結合。在謀篇布局、指標設置、戰略任務、政策舉措等各方面都充分體現國家規劃要求,并結合江西實際貫徹落實,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二是立足當前和放眼長遠相結合。準確把握當前鄉村發展處于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的階段性特征,重點研判城鄉變化趨勢和農業農村發展態勢,既明確2018到2022年的重點任務,又對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作出思路性謀劃。三是把握好統籌推進與因地制宜的關系。堅持鄉村振興與新型城鎮化雙輪驅動,統籌推動城鄉融合發展。針對我省鄉村形態格局多樣性分化的趨勢,因地制宜、分類推進鄉村振興。
三、《規劃》的總體框架和主要內容
《規劃》共9篇29章95節,設置19個任務專欄,部署105項重大工程、計劃和行動。關于主要內容,可以從五個方面來理解:
(一)總體要求
《規劃》強調,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更高層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切實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目標,以發展綠色現代農業為特色,以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為保障,以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支撐,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著力打造彰顯產業興旺之美、自然生態之美、文明淳樸之美、共建共享之美、和諧有序之美的江西新時代“五美”鄉村,努力走出一條具有江西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同時,《規劃》明確,要堅持黨管農村工作、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農民主體地位、鄉村全面振興、城鄉融合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改革創新激發活力、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等八項基本原則。
(二)發展目標:兩個方面“四步走”
《規劃》提出兩個方面“四步走”的階段發展目標:一方面,是規劃期內目標:到2020年,全省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2年,全省鄉村振興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初步健全,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基本建立,城鄉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農村人居環境得到較大改善。另一方面,是遠景展望目標: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三)空間布局:構建“1341”城鄉發展新格局
“1”,即:強化一個統籌。統籌城鄉發展空間,推進城鄉規劃一體化,推進生態、農業、城鎮三類空間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主要控制線在市縣層面精準落地,著力構建“一群兩帶三區四組團”為主的省域城鎮體系。
“3”,即:優化三大空間。一是統籌利用生產空間。重點建設“四區二十四基地”為主體的優勢農產品主產區,全面落實農業功能區制度。二是合理布局生活空間。遵循鄉村傳統肌理和格局,引導生活空間尺度適宜、布局協調、功能齊全。三是嚴格保護生態空間。構建“一湖五河三屏”為主體的生態安全格局,加強對自然生態空間的統一規劃、整體保護、系統修復。
“4”,即:推進四類鄉村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有序推進鄉村發展和建設。集聚提升類村莊,重點是激活產業、優化環境、提振人氣、增添活力;特色保護類村莊,重點是統籌好保護、利用與發展的關系;城郊融合類村莊,重點是加快城鄉產業融合發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搬遷撤并類村莊,重點是統籌解決村民生計、生態保護等問題。
“1”,即:抓住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一關鍵。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標準,聚焦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羅霄山脈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269個深度貧困村,全力推進精準幫扶十大行動,確保到2020年脫貧質量和成效邁入全國“第一方陣”。
(四)重點任務:打造江西新時代“五美”鄉村
這是《規劃》的江西特色所在。圍繞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二十字”總要求,從五個方面提出我省鄉村振興戰略重點任務。概括起來就是“五美”:
圍繞彰顯產業興旺之美,重點是打造“六型農業”“五大工程”。即:加快發展品牌農業、規模農業、工廠農業、智慧農業、綠色農業、創新農業等“六型農業”,實施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工程、九大產業結構調整工程、農業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工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培育工程、科技興農工程,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力爭到2022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75%以上,稻米、蔬菜、果業、畜牧業、水產、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6大產業產值全部超1000億元,全面打響“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品牌。
圍繞彰顯自然生態之美,重點是改善“兩大環境”、強化“一個系統保護”。改善“兩大環境”,一是改善農村生產環境,加強土壤污染、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進農業清潔生產;二是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加強農村生活污水、黑臭水體、生活垃圾等治理,以“四精”理念高質量推進“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建設。強化“一個系統保護”,即: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與修復,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建立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打造全國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樣板區。
圍繞彰顯文明淳樸之美,重點是以思想道德建設為基石,以優秀文化為載體,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大力推進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創建,加快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傳承紅色基因,加強臨川文化、廬陵文化、贛南客家文化等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建設,大力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打造農村文化“一鄉一品”,促進鄉村移風易俗。
圍繞彰顯共建共享之美,重點是堅持“軟硬并重、基礎先行、保障提升”。堅持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在農村道路、水利、能源、數字農村等方面加大投入,促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檔升級。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采取拓寬就業渠道、加強就業服務、完善就業制度等舉措,讓廣大農民更快地富起來。堅持以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著力提升農村教育、醫療、健康、社保、養老、公共安全等保障水平。
圍繞彰顯和諧有序之美,重點是“黨建引領、三治協同、強基固本”。強化以農村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的組織體系建設,促進自治法治德治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小組會議、村民理事會等組織作用,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法治創建活動,創新基層管理和服務體系,探索具有江西特色的鄉村善治之路。
(五)支撐保障:構建“3+2”支撐保障體系
“3”,即:圍繞強化“人、地、錢”三方面保障,著力破除城鄉間生產要素雙向流動的壁壘,推動城鄉人員“有序流動”、土地資源“高效利用”、工商資本“上山下鄉”,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2”,即:圍繞強化組織領導、有序推進實施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要求,確保規劃各項目標任務落地落實。
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其中,組織振興既是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推動和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證。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全面領導鄉鎮、村的各種組織和各項工作。推動鄉村振興,就要重視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
我省的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中,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有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地位。重點明確發揮領導作用的著力點、強化領導作用的措施、創新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的要求;二是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重點明確村黨組織書記怎么選、怎么管、怎么激勵,同時對選派第一書記、加強村級后備力量建設提出要求;三是建設高素質農村黨員隊伍。重點明確加強農村黨員教育、管理、監督、服務,以及做好新形勢下農村發展黨員工作等方面的要求;四是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責任與保障。重點明確各級黨委特別是縣級黨委抓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主體責任、各相關部門的責任,以及推動責任落實的措施。同時,對強化村級組織運轉保障、選樹優秀農村黨員干部先進典型提出要求。
近年來,我們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推動各地著力壓實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健全以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體系、選好配強農村黨員干部隊伍、提升農村基層基礎保障水平,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有力促進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基層黨組織能力強不強,抓重大任務落實是試金石,也是磨刀石。當前,我省農村正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農村基層黨組織就要在這些重大任務落實中發揮領導作用。下一步,我們將結合組織部門職能職責,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強化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持續抓好《規劃》有關要求的貫徹落實,從嚴從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切實把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發展優勢、組織活力轉化為推動發展活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的政治和組織保證。來源:江西省人民政府網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