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作為解決三農的重大戰略,是十九大報告中的一個亮點。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意味著我國第一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年計劃出臺。各個國家在城市化的進程中都有過鄉村衰退的問題,而這些國家已經進行過嘗試,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我國鄉村振興的發展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以下、美國、法國、荷蘭、以色列、日本、韓國六個國家來看其鄉村振興的發展。
美國——以鄉村小鎮促進城鄉共生
美國鄉村振興的全球典范,徹底消除了城鄉差別。美國的鄉村振興運動始于20世紀80年代,由于大都市的產業結構升級和鄉村的資源萎縮,鄉村的失業率與日俱增,至此美國將鄉村振興納入可持續發展戰略,并出臺多項政策助推鄉村振興運動發展。美國加強對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滿足當地生活的基本需求,并最大限度的綠化和美化鄉村,結合鄉村的區位優勢和地區特色,注重生活環境和休閑旅游的多重目標以此來打造特色小鎮。在美國城市過渡擁擠和扶持鄉村小鎮發展的背景下,美國的鄉村小鎮得到了極大的發展。美國以城鄉一體化來推進鄉村的發展,通過城市帶動鄉村、城鄉互惠共生等一系列措施最終實現農業工業、農村鄉村共贏的局面。
法國—— 一體化農業構建長效鄉村復興機制
法國是全球的農業大國之一,但是在1945年以前法國是農業人口接近全國1/2人口和從殖民地進口主要農產品的國家。1945-1975年間法國實現了光輝的30年,但是與其他國家一樣,工業迅速發展的同時農民外遷、農村空心化、老齡化的情況非常嚴重,鄉村危機凸顯。在這種情況下,法國當局政府通過一體化農業和土地整治進行干預,以此構建一種內生并長效的干預機制。
通過工商業資本家與農場主通過控股或締結合同等形式,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企業方式,把農業與同農業相關的工業、商業、運輸、信貸等部門結合起來,組成利益共同體,以此實現一體化農業,同時通過土地整治實現資源一體化配置,提升農民學歷,促進農業產業化,在農業產業化的基礎上發展鄉村旅游,使得其終能夠加快鄉村地區的發展,使得城市和鄉村地區的發展速度、經濟水平和預期目標趨于平衡。
荷蘭——農地整理重塑鄉村景觀
荷蘭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農業出口國,但是荷蘭的國土面積只有4萬平方公里。為了大力利用本國的土地資源,荷蘭通過精簡簡約型的模式整合現有農業資源,發揮鄉村地區優勢,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發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荷蘭主要通過《土地整理法》、《鄉村規劃法》等多部法律促進來改善土地利用,促進農業發展,在頒布法律的過程中,設立不同的目標,對土地進行精耕細作,將農業從單一目標發展推向自然保護、休閑娛樂、村莊改造等多體系建設,從而實現規模化和專業化的社會經濟效益。通過土地整理,荷蘭的鄉村不僅環境良好、景觀美麗,且農業經濟發達,農民生活條件優越。
以色列——滴灌、AI等多種科研技術助推農業大國興起
以色列地處中東,地理面積狹小,僅2萬平方公里,土地資源貧瘠,是世界上自然資源最匱乏的國家之一,但卻是世界上農業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農產品出口占據歐洲40%的瓜果和蔬菜市場,同時以色列可以生產本國所需糧食的 95%,且農業工人只占雇農的3.7%。究其原因,以色列依靠其自身強大的科研能力,改進滴灌技術對抗干旱氣候,并持續在生物技術、農業人工智能方面進行研究以此使得農業能夠在以色列干旱的氣候下得以生存。通過技術的改進,以色列已經解決了氣候、土地和人力成本的問題,然而面對規模化的生產,以色列還在探索中。
日本——造村運動實現鄉村可持續繁榮
日本的鄉村振興運動始于20世紀60年代,由于日本過于追求城市繁榮,城鄉發展不均衡,此時日本鄉村發展正處于嚴重停滯不前的狀態,從這開始日本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造村運動,即各省根據自己自身的狀況,因地制宜地發展富有地方特色的農村發展模式,通過提高農產品自身特色、地域特色、加工傳統等附加價值來提升農村的經營效益,培育了如水產品產業基地、香菇產業基地、牛產業基地等獨具特色的農產品生產基地。
在日本的造村運動中,除去因地制宜進行造村外,還有其他經驗可以借鑒。為促進鄉村一體化發展,保護鄉村農業,出臺多項政策和措施促進農業發展,并將農業和旅游業割裂開來,讓旅游不影響農業。其次為促進日本鄉村勞動力回流,開展了大規模的農業工業化運動,以農村地區工業開發計劃和鼓勵城市工業向農村轉移兩種方式推進農村的工業化。最后,日本在一村一品的過程中非常重視社區文化,結合當地的傳統文化特色,進行傳承與創新,有力的推動了農村社區的持續、穩定發展。
韓國——新村運動提升民眾自主意識
與日本類似,20世紀70年代韓國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由于韓國重點發展城市工業經濟,壯大城市發展,因此導致城鄉經濟兩極分化,農村人口大量外流,以此韓國實行了“勤勉、自助、協同”的新村運動。韓國的新村運動主要從改變農村基礎設施破舊現狀、優化農業生產方式、培育發展農業協會、建立村民會館、開展國民精神教育活動五個方面進行。通過這五個方面的措施,倡導民眾的自助意識,提升農業生產的自主水平,保證民眾的自主福利,同時也維護了政府自身的合法地位,維護了政府的良好形象。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