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文化是鄉村振興的“根”和“魂”。繁榮鄉村文化是實現鄉村組織振興、生態振興、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的引領者和推動者。
鄉村文化內容豐富、載體多樣
實現鄉村文化振興,首先要全面認識鄉村文化的內涵,鄉村文化既包括各地域上千年來形成的特色文化,又擁有時代鮮明的社會主義文化,其內容豐富,載體多樣,為鄉村文化振興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根植歷史,挖掘特色鄉村文化
中華文化本質上是鄉土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植根于鄉土社會,源于鄉土文化,主要包括弘揚鄉村價值觀念和保護鄉村文化載體兩方面。
弘揚鄉村價值觀念,鄉村價值觀念內容豐富,包括重農揚農、家庭為本、尊祖尚禮、鄰里和睦、勤儉持家、以豐補歉等人文精華;德業相勸、過失相規、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患難相恤等傳統美德;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等儒家文化;天人合一、順天應時等民俗文化,它們深深植根于中國農村廣袤的土地上,并在新時期煥發著強大的生命力。
保護鄉村文化載體,鄉村文化歷史悠久,地域特色鮮明,載體多樣。獨特的自然環境、作物植被、生產方式、社會組織、風俗習慣、生活樣相、村落格局、民居建筑、語言器具等構成了各地鄉村的特色文化資源。通過保護文物古跡、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農業遺跡、灌溉工程遺產,支持農村地區優秀戲曲曲藝、少數民族文化、民間文化等傳承發展,實施鄉村經濟社會變遷物證征藏工程,鼓勵鄉村史志修編等手段,讓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融入鄉村文化,推動鄉村文化繁榮。
——面向當代,培育新時代鄉村文化
振興鄉村文化,既要遵循鄉村自身發展規律,保留鄉土味道、鄉村風貌,也要適應時代、需求變化,將現代精神、先進理念融入到鄉村優秀傳統文化中。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已深深融入鄉村文化,構成鄉村文化新內涵。
深化文明村鎮創建活動。通過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掃黃打非”進基層,重視發揮社區教育作用,做好家庭教育,傳承良好家風家訓等活動,將新時代文化融入成為鄉村文化的新內涵。
挖掘當代鄉村模范。通過廣泛開展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等評選表彰活動,開展尋找最美鄉村教師、醫生、村官、人民調解員等活動,選樹好農民典型,大力褒獎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學得到的“平民英雄”,積極推出“凡人善舉”,讓新時代鄉村文化的踐行者成為發展鄉村文化的典型。
三條路徑探索,實現鄉村文化繁榮
鄉村文化振興的關鍵在于其定位、品牌和人才,即通過實施特色化、產業化和吸納廣泛人才三條路徑來實現鄉村文化繁榮。
——打造特色,多舉措扶持
實現鄉村文化振興要必須承認其客觀性、包容其差異性、理解其獨特性、掌握其規律性、發掘其合理性,科學把握各地差異和特點。堅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堅持精準施策、分類推進,不搞“一刀切”,不搞統一模式。堅持發掘本土文化資源,開發當地的人文和生態特色,注重文化場地設施統籌安排,打造文化長廊、文化團隊、文化活動、文化產業品牌,搞好“一村一品”規劃設計。
要著力挖掘保護、傳承發展、全面展示鄉村文化遺產。通過建立鄉村非遺文化傳承扶持基金,建立非遺演示館,加強對非遺進行研究、創意開發,培育新型文化業態;通過加強鄉村文藝創作、文藝編導、文藝演出、文化管理等專業人員的培訓培養,舉辦農民書畫展、攝影展、文藝匯演、體育賽事等,為農民群眾搭起展示自我的平臺;鼓勵農村群眾以傳統文化、當地風俗、美麗鄉村為主題,自編、自導、自演文藝作品;發掘當地民俗文化和節慶文化資源,打造具有產品展示的標志景觀、種植觀賞植物的視覺景觀,幫助其提升特色、提高知名度,為鄉村文化產業品牌搭臺唱戲。
——聚焦鄉村文化產業化
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關鍵在于實現鄉村文化的產業化,產業興旺是鄉風文明的物質表征,是生活富裕的物質基礎,是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持久動力和不竭源泉。
鄉村文化的產業化主要呈現為農業產業的現代化、鄉村環境的綠色化、鄉風民俗的旅游化、鄉村故事的影視化等類型。將鄉村文化轉化為直接而現實的生產力,通過發掘鄉村文化的資源稟賦和獨特優勢,以集約型、內涵式、品牌化的發展戰略推進鄉村文化的產業化,發展農業產業、生態產業、旅游產業、影視產業等,按照鄉風文明的要求建設富裕鄉村、美麗鄉村、魅力鄉村、創意鄉村,可以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
聚焦產業發展,著力在創建“有活力”的新鄉村上下功夫。我國鄉村文化底蘊豐厚,特別是縣域的民族文化、農耕文化、紅色文化、山水文化及田園風光都為發展全域旅游和鄉村休閑旅游創造了有利條件,要牢固樹立全局謀劃、全方位推進、全時空統籌、全要素配套、全產業聯動、全社會參與的鄉村旅游發展觀,激發鄉村旅游發展活力。
聚焦產業發展,要緊密結合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挖掘鄉村特色文化符號,盤活地方和民族特色文化資源,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之路。鄉村既可以依托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發展休閑農業、觀光農業,又可以結合特色民族、民俗和鄉土文化等資源發展鄉村手工藝、民族手工藝、民族文化文藝和鄉村文化創意產業,還可以圍繞“全域旅游”“創意旅游”“情感旅游”、“無景點旅游”等新業態,精心打造多元“文化+” 綜合體。
——吸納人才,壯大鄉村振興主體
實現鄉村文化振興,人才是根本。大力引導各類人才向鄉村回流,吸引畢業大學生、外出農民工和退役士兵返鄉就業創業。引導企業家、文化工作者、退休人員、文化志愿者等投身鄉村文化建設,不斷壯大鄉村振興的主體,為鄉村振興提供關鍵的人力資源支撐,豐富農村文化業態。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圖譜(招商地圖)系列
2025.06.12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