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深入實施數字經濟發展戰略,數字經濟蓬勃發展,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預計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可達到65萬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滲透到經濟社會各領域。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物理世界的聯接更加深度、緊密,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價值也被逐漸放大,而數據中心承擔著數字經濟時代的數字樞紐的重要責任,擔負著數據流的接收、處理、存儲與轉發,是數字經濟時代的“中樞大腦”。數據中心是公認的高能耗行業,主要以消耗電力資源為主。為了引領數據中心走高效、低碳、集約、循環的綠色發展道路近年來,國家也發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推動大數據、綠色數據中心的建設發展。
2021年7月1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六大行動作為重點任務,統籌推進新型數據中心發展,構建以新型數據中心為核心的智能算力生態體系,發揮對數字經濟的賦能和驅動作用。
新型數據中心是指以支撐經濟社會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為導向,以5G、工業互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應用需求為牽引,匯聚多元數據資源、運用綠色低碳技術、具備安全可靠能力、提供高效算力服務、賦能千行百業應用的新型基礎設施,具有高技術、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特征。
主要目標聚焦算力提升和能耗降低
《三年行動計劃》提出用三年時間,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綠色低碳、算力規模與數字經濟增長相適應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格局。到2021年底,全國數據中心平均利用率力爭提升到55%以上,總算力超過120 EFLOPS,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PUE)降低到1.35以下。
到2023年底,全國數據中心機架規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爭提升到60%以上,總算力超過200 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達到10%。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規模占比超過70%。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嚴寒和寒冷地區力爭降低到1.25以下。國家樞紐節點內數據中心端到端網絡單向時延原則上小于20毫秒。
PUE值是指數據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與IT負載消耗的能源之比,PUE值越接近于1,表示一個數據中心的綠色化程度越高。隨著綠色發展理念的深入貫徹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推進,我國數據中心綠色發展進程日益加快,對PUE要求越來越高。2013年以前,全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平均PUE超過1.7,到2019年底,全國超大型數據中心平均PUE為1.46,趨嚴的監管對PUE降低功不可沒。
關注供配電、制冷、IT和網絡設備、智能化系統等關鍵環節
為增強產業鏈穩固,構建完善產業鏈體系,建設新型數據中心將聚焦新型數據中心供配電、制冷、IT和網絡設備、智能化系統等關鍵環節,鍛強補弱。加強新型數據中心設施、IT、網絡、平臺、應用等多層架構融合聯動,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優勢。推動新型數據中心與人工智能等技術協同發展,構建完善新型智能算力生態體系。
加強核心技術研發,開展新型數據中心預制化、液冷等設施層,專用服務器、存儲陣列等IT層,總線級超融合網絡等網絡層的技術研發。同時,建立健全新型數據中心標準體系,推動云邊服務器、軟件定義存儲、智能無損以太等IT和網絡標準研制。加快推進邊緣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等標準建設,支撐新技術新應用落地。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將實現大規模優化布局
新型數據中心將加快建設國家樞紐節點,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國家樞紐節點,適當加快新型數據中心集群建設進度,實現大規模算力部署,滿足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需要,同時推動貴州、內蒙古、甘肅、寧夏等國家樞紐節點重點提升算力服務品質和利用效率,打造面向全國的非實時性算力保障基地。
目前各地爭相布局數字經濟,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區域持續聚焦發展先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芯片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成為數字經濟區域創新高地。在長江經濟帶沿線,上海加快構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注重長三角科創資源整合利用,全面激活創新要素資源。浙江通過以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為牽引,持續完善數字經濟政策體系,不斷推進數字生態繁榮發展。湖北聚焦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光通信、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細分領域,培植一批龍頭企業。粵港澳大灣區在空間布局上構建“雙核一廊兩區”,發揮輻射引領和示范帶動示范作用,加快步伐打造全球數字經濟產業中心。成渝地區著力推動傳統產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為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打下堅實基礎。
總結
“十四五”規劃綱要將“加快數字化發展 建設數字中國”單獨成篇,指出要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驅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關鍵力量,面向未來,數字經濟潛力將進一步被釋放,新型數據中心的發展將會帶動更多潛在應用場景的涌現。在我國網民用戶規模持續增加的背景下,各產業應抓住數字經濟賦能產業的新機遇,加速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落地,讓數字經濟賦能實體經濟,對已有產業提質增效,同時創造更多新興產業,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