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發布了《2021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其成績亮眼十足!
根據公告顯示,全國海洋生產總值90385億元、新登記企業數同比增長5.7%,全國海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2.4%。海洋經濟總量實現新高峰,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勢力正猛,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升級,自主研發能力加強,安全保障措施不斷完善。
根據統計公告,主要亮眼成績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海洋能源、海產品的供給能力加強;
第二,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關鍵領域技術取得新的突破;
第三,新型產業潛力巨大,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電力業、海洋利用業增速高于主要海洋產業增速。
一、海洋能源、海產品的供給能力加強
在海水淡化方面,海水淡化工程規模不斷增加,包括天津市、河北省和山東省均啟動大型海水淡化工程,保障缺水地區淡水資源供給。在海洋能源供給上,2021年海洋油氣產量同比增長6.2%、6.9%,全國海上風電新增并網容量1690 千瓦,同比增長4.5倍,累計容量躍居世界第一;在海產品養殖上,亞洲最大深海智能網箱“經海001號”順利下水并提網授予,全潛式深海養殖裝備箱“深藍1號”首次實現“三文魚”規模化收魚。
二、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關鍵領域技術取得新的突破
中國海洋高端裝備研發制造能力進一步提升,海上LNG產業鏈組譜再添重器,國內首艘17.4萬立方米浮式液化天然氣儲存及再氣化裝置順利交付;中國自主研發制造的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在廣東并網發電,國內首個“海上風電+儲能”海上風電場建設進入儲能交付期;中國自主研發的首套潛水水下采油樹系統依賴進口的歷史……自主創新科技成果不斷涌現。
三、新型產業潛力巨大,增速領跑海洋經濟
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電力業、海水利用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18.7%,30.5%和16.4%,增勢強勁且顯著高于主要海洋產業增速。海洋傳統產業正不斷轉型升級,現代化海洋牧場綜合試點有序推進。截至2021年底,創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136個,綠色動力船舶訂單占全年新界訂單的24.4%。
國開聯團隊研究發現,根據近幾年海洋產業經濟來看,海洋產業經濟發展正順利發展進步,但一直以來形成的包括粗放式海洋資源開發、集約利用率不高等問題仍普遍存在。
四、海洋產業結構仍不平衡,轉型升級仍需不斷提高
從產業結構看,我國海洋經濟發展主要以勞動密集型、資源開發型為主,高耗能、資源依賴型產業仍占較大比重。海洋服務業發展不足,新興海洋產業比重較低,海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速度仍需提高,海洋產業工業化水平不高,驅動力不足,
五、海洋資源利用效率不高,海洋管理監督方面力度不足
近海漁業資源枯竭,海洋捕撈作業監管缺失,海水污染問題治理不當,海產品加工技術粗糙,油氣資源開采技術低端,圍填海造陸生態系統遭受破壞,生態環境承載力下降。
六、數字化海洋監管體系尚未成熟,智能技術發展和人才培養機制有待提高
我國海洋經濟數字發展時間不長,其數字化統計及分類未完全規范,監管體系智能化體系尚未城市,全國、省、市、縣等海洋經濟統計標準為統一且時效性有待加強,對海洋科技的發展缺乏統一指導規劃。在高端海洋服務業包括航運金融、航運保險等高端海洋服務業人才較為匱乏,海洋科研力量不足
隨著海洋經濟發展問題日益凸顯,國家、省、市等明確并出臺系列文件,指導明確未來海洋經濟產業發展方向,其中最重要的則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并通過智能化實現可持續發展。主要表現在三方面,一是海洋經濟發展綠色低碳化,二是海洋經濟產業集群化,三是海洋經濟智能數字化。
七、發展綠色低碳海洋經濟,構建綠色發展新模式
綠色海洋經濟發展理念是海洋經濟發展的核心指導方向,注重海洋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需把“調整產業結構”作為重要舉措。遵循綠色發展路徑實施新興產業培育計劃,加快培育海洋生物醫藥、海洋高端工程設備、海水綜合利用、海洋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推動海洋產業結構高端化,構建綠色產業經濟鏈,完善金融服務、科技研發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八、向新興產業轉型,數字技術推動海洋智能化發展
從國家、省、市等層面出臺的文件無一不提到未來將我國海洋產業轉型向新興產業發展,基礎行業向產業鏈高端智能化環節邁進。新興產業包括海洋工程裝備、海洋生物醫藥與制品等向高端智能化、系列規模化發展。技術驅動海洋經濟進一步發展,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技術規模化,海洋可再生資源利用技術工程化,海洋新材料適用化,海洋服務業多元化。加速海洋信息領域技術突破,提高云計算、大數據在海洋產業中的運用,構建海洋信息化體系。
九、海洋產業集群化,提升企業經營效益
鑒于海洋新興產業的技術復雜性、關聯性等特點,通過產業鏈條化、集群化可提高海洋經濟生產規模效率及資源利用效率,從而提高產業增長速度,形成產業競爭優勢。目前其產業集群化主要表現在,發展以產業園為主體的海洋經濟集群,并充分發揮各自特色,協調區域建的競爭合作關系,避免同質化,共同構建一個環節完善、功能齊全的生態發展網絡,間接刺激企業創新行動,集結高端科研機構、高校等進行海洋科技研發,提高新興產業的創新動力和效率。
海洋已成為全球發展的新一輪競爭前沿陣地,大力發展戰略性海洋新興產業業成為強國復興的重大戰略,對于加快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關于 國開聯研究中心
國開聯是一家全國性產業發展集成服務商,專注于產業經濟、招商引資、營商環境、可持續發展(碳達峰碳中和、ESG)、大數據等領域的研究、咨詢和培訓服務。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個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與委托。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