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鄉村產業發展背景
當前我國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發展鄉村產業意義重大。“十四五”期間,我國農村消費結構由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享受型消費演變,這也將推進鄉村產業將進一步高質量發展,鄉村產業發展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國開聯研究中心整合了最近關于農村鄉村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如下:
2020年7月,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中明確指出,推進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業集中、功能集合,發展“外地經濟”模式,建設一批產加銷貫通、貿工農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農產品加工園區,培育鄉村產業“增長極”。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豐富鄉村經濟業態,為新時期鄉村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指明了方向。
2022年3月,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指出鼓勵各地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產業。
鄉村產業門類豐富,能提升農業、繁榮農村同時富裕農民。近年來,農村創業環境不斷改善,也涌現許多新業態,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不斷探索并完善發展模式。
二、多樣化的地區條件催生多元化的鄉村產業發展模式
不同的地區其當地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不同,需要立足當地拓展產業空間、創新產業形態,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探索催生更多元化的鄉村產業發展模式,主要包括強勢農業型、功能拓展型、鏈條延長型、區域發展型、集體帶動型。
1、強勢農業型
具備先進農業生產力的區域,應發揮資源稟賦優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突出先進工具裝備的應用,發揮高標準組織能力、生產規?;?、健全的產業體系的優勢,提升該地區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商品糧保障能力。
黑龍江農墾是強勢農業型代表,它通過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推動資源資產整合、產業優化升級,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成立,標志著黑龍江墾區從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轉入集團化企業經營管理體制。北大荒現有耕地4448萬畝、林地1362萬畝、草地507萬畝、水面388萬畝,下轄9個分公司、108個農(牧)場有限公司,978家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農業科技貢獻率達68%,科技成果轉化率達82%,居世界領先水平。北大荒集團糧食生產連續9年穩定在400億斤以上,實現“十六連豐”。
2、功能拓展型
通過拓展產業功能邊界,打破一二三產業之間的隔閡,實現產業融合、優勢互補,以新的產業形態滿足新的市場需求。
四川省金堂縣即通過延長產業鏈,促進三產融合來發展特色鄉村產業,做到“壯大第一產業、聯動第二產業、開發第三產業”予以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從而實現三產之間相處促進的有利局面。
金堂福興振園絕寺村曾入選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引入浙江企業發展鐵皮石斛產業,不僅開發出鐵皮石斛有機鮮條、鐵皮石斛花、鐵皮楓斗等產品,還通過與種植基地周邊農戶合作發展康養產業,形成“一三互動,農旅結合”的模式。
3、鏈條延長型
通過充分挖掘主導產業的增值潛力,促進農業產業鏈前延后伸,把農資供應、農業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等環節連接起來,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的生產經營格局。
云南省元陽縣是世界文化遺產洪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的核心區,擁有17萬畝梯田紅米的種植標準,元陽縣推動了紅木的標準化,形成產加銷一體化的生產經營格局,而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也幫助農民脫貧解困,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
4、區域發展型
依托當地資源,培育發展優勢主導產業,帶動鄉村產業發展,促進本地農民就業增收。
福建省古田縣以銀耳富民興縣,實現銀耳產量占全國90%以上,全縣70%的勞動力、70%的農業總產值、70%的收入與銀耳等食用菌產業相關。
山西省將“一村一品”“一縣一業”作為發展特色農業、夯實縣域經濟基礎的切入點和總抓手,打造了萬個“一村一品”專業村、60個“一縣一業”基地縣。基地縣主導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40%以上,涌現出平遙牛肉、太行小米、呂梁紅棗等一批區域品牌,在農產品品種多元化、經營方式多元化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山西特色。
5、集體帶動型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揮“統”的優勢,通過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方式帶領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村二三產業,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麻溝村利用良好的生態本底和自然風光,盤活村集體閑置林地和流轉耕地,整合財政資金200萬元和扶貧資金50萬元,與“大眾農業觀光合作社”以股份合作社形勢聯合發展鄉村旅游。
三、鄉村產業發展未來展望
新業態新模式是改變農業生產方式、加快農業轉型升級的現實路徑,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和產業變革加速,將推動新業態新模式,改變農業生產方式,從而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產業融合發展,也將不斷通過數字、金融賦能推動傳統農業加快現代農業轉型。未來發展中,應多維協同推進鄉村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破除慣性思維,健全體制機制,強化主體跨界融合,業態跨界創新、要素跨界配置,協同推動鄉村新業態新模式,推進共同富裕。
關于 國開聯研究中心
國開聯是一家全國性產業發展集成服務商,專注于產業經濟、招商引資、營商環境、可持續發展(碳達峰碳中和、ESG)、大數據等領域的研究、咨詢和培訓服務。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個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與委托。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