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國發布《2023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特別版》(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指出,氣候危機、俄烏沖突、全球經濟疲軟以及COVID-19大流行阻礙了實現目標的進展。提出了需要采取緊急行動的領域,以挽救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在2030年之前為人類和地球帶來有意義的進展。
圍繞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情況,報告進行詳盡的闡述。
1、 無貧窮:
報告認為,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到2030年,仍將有5.75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國家將把本國貧困規模減半。同時,發達經濟體用于教育、衛生和社會保護等基本服務的政府支出所占比例明顯高于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
2、 無饑餓:
截至2021年,饑餓人數接近8億,仍遠高于新冠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為了到2030年實現零饑餓,迫切需要采取協調一致的緊急行動和政策解決方案,以解決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現象,改革糧食體系,投資可持續農業做法,減少和減輕沖突和疫情對全球營養和糧食安全的影響。
3、 良好健康與福祉:
在改善全球健康方面,人類取得了一些進展。例如,在200個國家或地區中,有146個國家或地區已經實現或正在實現關于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具體目標。
4、 優質教育:
實現優質教育的進展較大,但COVID-19對教育造成了毀滅性影響,在所研究的104個國家中,每5個國家中就有4個國家造成了教育質量損失。如果不采取額外措施,到2030年,只有六分之一的國家能夠實現普及中學學業的目標,估計仍將有8400萬兒童和青年失學,約3億學生將缺乏人生成功所必需的基本算術和識字技能。
5、 性別平等:
當前,性別平等的完成指標只有15.4%。在僅剩7年的時間里,仍有約61.5%的指標沒有完成。在許多領域,進展過于緩慢。
6、 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
如果要在2030年實現目標,眼下需要大幅提高進展速度:其中飲用水方面提高六倍,環境衛生方面提高五倍,個人衛生提高方面三倍。全球水的利用效率需要再提高9%。
7、 負擔得起的清潔能源:
按照目前的速度,到2030年,約6.6億人仍將無法用上電,近20億人仍將依賴污染性燃料和烹飪技術。
8、 體面工作與經濟增長:
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嚴重威脅。預計2023年全球實際人均GDP增速將放緩。具有挑戰性的經濟條件正迫使更多的工人選擇非正規就業。隨著經濟開始復蘇,全球失業率顯著下降。然而,青年失業率仍然遠高于成人失業率,這表明在確保青年就業機會方面仍存在挑戰。
9、 產業、 創新與基礎設施:
2022年,全球制造業增速從2021年的7.4%放緩至3.3%。最不發達國家的進展遠遠不足以實現到2030年將制造業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所占份額翻一番的目標。然而,中高端和高技術產業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截至2022年,全球95%的人口可以使用移動寬帶網絡。
10、 減少不平等:
在大多數國家,最貧窮的40%人口的收入增長速度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但新出現的但不確定的證據表明,COVID-19可能削弱了這種國內不平等程度下降的積極趨勢。
11、 可持續城市與社區:
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預計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達到70%。目前約有11億人生活在城市貧民窟或類似貧民窟的環境中,預計未來30年將增加20億人。
12、 負責任消費與生產:
世界當前嚴重偏離了到2030年將人均糧食浪費和損失減半的目標。全球危機引發了化石燃料補貼的復蘇,從2020年到2021年幾乎翻了一番。目前,在企業可持續發展和公共采購政策方面的報道有所增加,但在可持續消費和監測可持續旅游方面的報道卻有所減少。
13、 氣候行動:
當前氣候行動計劃的速度和規模完全不足以有效應對氣候變化。越來越頻繁和強烈的極端天氣事件已經影響到地球上的每個地區。為了將全球變暖限制在比工業化前水平高1.5°C的范圍內,排放量必須已經開始減少,到2030年,也就是七年之后,排放量必須減少近一半。
14、 水下生物:
目前,雖然在擴大海洋保護區、打擊非法、不報告和不管制捕撈、禁止漁業補貼和支持小規模漁民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行動進展的速度和規模仍未達到實現目標所需的水平。
15、 陸地生物:
盡管在可持續森林管理、保護區、吸收國家生物多樣性價值和自然資本核算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大多數進展都是有限的。最近通過的《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實現目標提供了新的動力,概述了到2050年要實現的4個注重成果的目標和到2030年要實現的23個具體目標。
16、 和平,正義與強大機構:
令人震驚的是,2022年與沖突有關的平民死亡人數增加了50%以上,主要原因是俄烏沖突。截至2022年底,全球有1.084億人被迫流離失所,比2021年底增加了1900萬人,是十年前的2.5倍。同時,2021年是過去二十年來世界上故意殺人案數量最多的一年。結構性不公正、不平等和新出現的人權挑戰使和平與包容的社會更加遙不可及。
17、 促進目標實現的伙伴關系:
新冠疫情導致發展中國家的治理能力下降。雖然官方發展援助(ODA)流量繼續達到創紀錄的峰值,但2022年的增長主要歸因于捐助國對難民的支出和對烏克蘭的援助。同時,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民族主義抬頭也嚴重阻礙了國際合作與協調。
面對全球可持續發展現狀態勢,聯合國呼吁各國采取必要的行動。
一是:
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應再次承諾,在國家和國際層面采取七年加速、持續和變革性行動,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承諾。
二是:
各國政府應推進具體、綜合和有針對性的政策和行動,以消除貧困、減少不平等和結束對自然的戰爭,重點是促進婦女和女童的權利,并賦予最弱勢群體權力。
三是:
國際社會應在可持續發展目標首腦會議上再次承諾落實《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調動發展中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所需的資源和投資,特別是那些處于特殊情況和極度脆弱的國家。
四是:
會員國應促進繼續加強聯合國發展系統,提高多邊體系應對新出現的挑戰和解決2015年以來國際架構中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的差距和弱點的能力。
五是:
各國政府應加強國家和國家以下各級的能力、問責制和公共機構,加快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程。
附:《2023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特別版》
國開聯是基于垂直行業生態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倡導者,可持續發展團隊將依托國開聯在產業經濟領域長期積淀的深厚優勢,基于垂直行業生態,助力企業高質量實踐可持續發展。專注提供ESG & CSR & SDGs 報告編制與披露、ESG & CSR & SDGs管理提升與戰略規劃、碳盤查&碳核查、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規劃等研究、咨詢、培訓服務。
關于 國開聯研究中心
國開聯研究中心是一家綜合性的咨詢服務機構,業務涵蓋“產業鏈咨詢、可持續發展和定制培訓課”三大版塊,專注于產業經濟、招商引資、可持續發展(ESG、CSR、SDGs、碳達峰碳中和)、營商環境、大數據等領域的研究、咨詢和培訓服務。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個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與委托。
官網:www.24562.cn
關注 國開聯微信公眾號 了解更多
聯系我們: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藍皮書(招商地圖/招商圖譜)系列
2023.01.14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地圖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